我省已建立国家级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6个

22.01.2015  11:42

  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影响着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自2011年,省妇联在全省开展“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以来,我省依托巾帼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建立基地国家级26个,省级132个,市(地)级400个,县(市、区)级1400个,分布行业以种植、养殖、加工业为主,分别占总数的65%、35%、5%。

  从宣传培训到项目扶持

  妇联巧助农家女增收

  去年秋收整地后,在肇东市黎明镇珊树村一农户家,十多名妇女姐妹围坐在炕头上有说有笑。谈到一年的收入,各个喜上眉梢,平均每人多了一万多元的进账,更有能干的,一天就能挣上80元钱。原来,她们都是甜嫂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以黎明镇珊树村301国道旁的巾帼产业示范园区、甜嫂餐桌工程示范种植基地为依托,主要以玉米、绿色有机瓜菜大豆种植以及蔬菜果品的运输销售为主,年收入达300万元。

  肇东市妇联主席刘畅告诉记者,肇东市共有巾帼农业合作社78个,共吸纳了一万多名妇女会员创业就业。和肇东一样,全省各地的妇女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带领下,纷纷组建起各类巾帼合作社,撑起了创业增收的半边天。五年里,省妇联每年都会将“示范基地”创建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梳理,编印成宣传资料发到广大农村妇女手中,对农村妇女关于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疑问和顾虑做政策解读。省妇联连续五年面向农村妇女开展现代农业管理知识培训,为女大户、致富带头人讲授国家农业形势和现代管理知识,2235名农村妇女通过考试并分别获得国家人社部颁发的初、中级农产品经纪人证书。

  省妇联牵头实施“农村妇女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开办“农家女大讲堂”,通过面授与函授、长期与短期、集中与分散等不同培训模式。全省各级妇联协调农业部门在各基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农村妇女科技骨干10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实用手册30万册。省妇联还积极协调省农委、科技厅等部门对示范基地给予项目扶持。2012年~2014年,省妇联还从妇女工作专项经费中划拨670万元扶持132个种植、养殖类“示范基地”,得到项目扶持的基地加强硬件建设,改善配套设施,扩大经营规模,壮大发展实力。

  告别单打独斗经营

  巾帼基地粗具规模

  邢茂云是肇东市里木店镇永丰村农民,几年前,她也曾经是一个围着丈夫、孩子、锅台转的“三围”女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绿色食品在大城市受人青睐,心想为什么不能把自家产的玉米、小米、杂粮等农作物打出绿色品牌呢?2010年春节刚过,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邢茂云投资500万元创办黑龙江裕村香米业有限公司。在此期间,她个人流转土地由730亩增至1216亩,创建绿色食品基地。

  2013年,邢茂云个人出资140万元,与12名农民共投资200万元,成立了肇东市里木店镇裕村香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需要更多的流转土地,为此,市镇村三级妇代组织陪她挨家挨户做大伙儿的思想工作。经过20多天的努力,共成功签订土地流转合同7190.66亩,涉及农户305户。她们坚持“带地入股,保底分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管理,共同致富”方针,实行统一使用化肥,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减少土地投入成本,增加土地销售收入。2013年末,合作社的7190.66亩土地纯收入为107.5万元。每亩土地收入由原来的200元增加到600元。

  和邢茂云的合作社一样,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逐渐成长起来。基地普遍对农户实行“三包一保”措施,即包生产物资、包技术培训、包产品销售,保证不赔钱,使农村妇女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式的小农户、大风险模式向集体经营、共担风险的模式转变,成为农村妇女在市场竞争中的依托和靠山。基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采购物资、统一对外销售,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带头人纷纷涌现

  妇女顶起半边天

  同江市青河乡永发村妇代会主任任燕牵头创办的同江市清河香农业专业合作社,让每个农户入社后比同期增收30%,被命名为国家级示范基地,她们开发的礼品系列盒装大米,平均每公斤卖到20元,农户的经济效益较入社前增长了四五倍。嘉荫县乌拉嘎镇立志村油豆角种植基地,过去家家晾干菜也卖不上好价钱,自从注册了“咱家园子”牌干菜商标,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购销模式,提升了干菜价值和档次,把干菜摆进了城里的大超市,销往全国各地。

  几年来,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大作用。由各类技术女能人牵头创办起来的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带动,及时将农业科技新成果传递到农村妇女手中,引导妇女进行标准化生产,农村妇女在参与中提高了学习和应用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增加了与时俱进的自豪感,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各示范基地还定期举办技术培训、项目签约、帮扶对接、现场展示等活动,开阔了农村妇女眼界。

  “应用科技多了,传统方法少了;订单生产多了,盲目生产少了;销售收入多了,自然损失少了;追求知识多了,家长里短少了;团结互助多了,邻里纠纷少了。”省妇联主席刘睦终说,农村妇女在参与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这“五多五少”的可喜变化,巾帼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让妇女们的收入提高了,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了,妇女姐妹的精神面貌也好起来了。农村妇女成为示范基地的受益者,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也随之被激发起来。记者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