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海航选座费疑涉嫌乱收费 拓财源遇多重阻碍

21.06.2014  17:50

  选座费存废之争 航企拓财源遇多重阻碍

  正如一些欧美航空公司越来越多地将收入来源拓展至客票收入之外,并且已经逐渐培育起“按需购买”的消费习惯,一些中国航空公司也开始试探性地将一些“常规服务商品化”的模式引入自身运营之中。但起步阶段并不顺利,这其中既包括消费习惯的冲突,更有一些体制所固有的障碍需要突破,“与国际接轨”尚需时日。

   选座费惹争议

  “目前已经重新上线运营,但这只是在小范围内的尝试,不意味着未来一定会大规模推广。”一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于国航此前在部分航线推行的“选座费”忽然被叫停而后又重新恢复这一事件给予了回应。

  国航以及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不久前不约而同地发布了可付费选择部分优先座位的产品,但在推出后不久便双双被叫停。

  尽管没有对外公布暂停的原因,但据某航空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的情况显示,是因为上级主管部门专门致电国航及海航,要求停止这一服务所致。

  根据国航发布的公告显示,在北京至伦敦、巴黎、休斯敦、旧金山、洛杉矶以及法兰克福6条国际航线上,旅客在购买客票之后,距航班起飞48小时之前,可以通过指定渠道付费选择座位。国航将经济舱第四排至第十排靠窗及靠过道的座位安排为收费座位,旅客在支付100元人民币或始发航点等值当地货币之后,便可以优先选择这些座位。

  海航则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舱第一排以及紧急通道位设计为“至优座选”产品,旅客可以以500元的价格购买这一产品。这一价格与部分欧美航企推出的类似产品价格相当,但高于一些廉价航空的优先座位费用。

  尽管将部分常规服务商品化始于廉价航空运营模式,但近年来随着航空业利润的下滑,竞争加剧,诸多欧美传统航企早已经开始逐步将行李、餐食、空中上网乃至机上商品销售等作为拓宽利润来源的方式,并且早已经在消费习惯上对消费者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一按需付费的模式也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在国内现在谈这个还有些早,在现在全服务的模式下还是有旅客对餐食质量、客舱舒适度以及退改签规则等诸多方面要求很高,一旦转化为付费服务恐怕在消费习惯和心理等方面很难接受。”一位国内航空公司的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选座费”被媒体所披露之后,相当多的社交媒体网络以及舆论都直指其为“变相收费”,并给予口诛笔伐,这也不难理解与国际接轨程度相当高的航空业为何多年来甘愿放弃这样拓展收入渠道的方式,至今才羞答答地选择“试水”这项服务。

   消费习惯和硬性阻碍

  “其实不仅仅是消费习惯的问题,还有一些硬性的问题无法解决,就决定了中国航空公司在拓展非客票收入的问题上无法继续推行。”一位航空业资深观察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比如说企业所有的商品都涉及到定价核准、发票开具以及税收等诸多方面,航空公司拓展每一项新的付费服务产品,如果不通过这些审批就涉嫌乱收费。

  一位从事航空票务代理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航空客票的定价体系多年难以松动,就连两舱价格也是刚刚才实现开放定价,如果再增加收费项目显然难度更大。

  事实上,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下称春秋航空)能够实现按需付费甚至机上商品销售,正是由于有着特殊的政策予以支撑。

  一位了解内情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初春秋航空提出做低成本运营模式后,得到了行业主管机构的支持,不仅特许春秋航空可以不使用中航信的客票系统,更有另纸规定专门列出了可以转化为付费服务的项目。

  事实上,美国几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早已经开始推行所谓“菜单式”服务,将此前诸多免费提供的项目分解为诸多项付费服务,在购买机票的各个环节都有是否付费选择相关服务的提示项目供选择。即使你在买票时没有购买付费服务,在值机时也会有同样的选项在系统中继续出现供选择。

  正因为持续拓展非票收入,美国的航空公司近年来也已经开始逐步摆脱此前的困境,在Amadeus发布的报告中显示,美国最大的3家航空公司在辅助性收入方面一直排在全球航空公司前列,其中行李费等收入贡献最大。

  而这其中又以达美航空更为突出,他们此前3年在辅助收入方面都是美国航空公司中最多的,甚至超过了这一经营业态的创始者美国西南航空,这也使得达美航空的业绩始终保持着对其国内竞争对手的优势。

  一些低成本航空公司在这些方面则更为灵活,比如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甚至可以提供一种座位竞价服务,即购买双人座位之后,可以选择以很低的价格购买同排第三个座位的选择权,如果在航班起飞前该座位没有被售出,那么你就获得了这个座位的使用权。

  相反,中国的航空公司非但不敢轻易涉入这些新的经营领域,反而在政府机票采购新规定以及国内市场增长幅度放缓的态势下,只能在座位本身上面做文章。比如天津航空有限公司近期就宣布将公司旗下所有E190型支线客机的头等舱拆除,全部换成高端经济舱座椅。在两舱价格管制放开之后做出此种调整,显然是一种颇为冒险的尝试。

  “你们只是看到通过系统选择付费服务的便利,但这个前提是系统要提供支持,而目前国内航空公司采用的中航信系统暂时还无法提供这类功能,因此我们在推行这类服务时很难将其与客票一起作为统一的产品并在同一个流程里实现,有时候只能变通地通过会员积分兑换这类方式实现。”一位国内航空公司的高管对本报记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