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一座蜗居当代人心灵的“围城”

27.08.2014  11:51

  记者 孙佳薇

  “林则徐有个女婿叫左宗棠,他有个连襟曾国藩,曾国藩有个儿子叫曾纪鸿,他的女婿叫梁启超。梁启超生了个儿子叫梁思成,梁思成娶了个老婆叫林徽因,有个单恋林徽因的人叫徐志摩……”

  这是时下活跃于微信中的一个“段子”,而“圈子”这个词汇这些年已成为社会上的“高频词”。

  有人说圈子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自然产物。因而,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和网络化生存,“圈子”也就五花八门地衍生起来,同学圈、老乡圈、朋友圈等等如雨后春笋般生长,互联网上开始流行这样一句话:“亲不亲,圈上分”。人们偶尔也会一拍脑门地自问:“你在哪个圈?”

  事实上,“圈子”的确成了一座蜗居当代人心灵的“围城”。

  挤进“圈子”是为了抱团“取暖”

  人们争先恐后地要挤进“圈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圈子里有温暖。所谓温暖,就是这里有一群投脾气的人,说彼此投缘的话,同声相和,同气相求。这种感觉,恍若在陌生的世界走了太久,一下子找到了组织。温暖感,其实就是一种知音感。最小的圈子,只几个闺蜜,若干死党。大点的圈子呢,譬如各种沙龙,或者某个协会。

  记者采访八零后青年付小帅时,他一直在为别人欠他工程款的事忙着。找接洽的人转达自己的态度,降低自己最初的条件,再找与对方熟络的人调和……7天里,他一直在朋友“圈子”中找关系,电量本来能用两天的手机,半天就剩下百分之四十。付小帅平日里不太推崇酒桌文化,虽然酒桌上的热度会随着酒精的浓度持续升温,但推杯换盏后的许诺,往往让他在酒精消散后的第二天显得不那么真实。面对要见面的人,他会约喝咖啡,从城南到城北的咖啡馆,他几乎都去过。“一杯咖啡的时间,也许就能解决一个困扰已久的难题,前提是一定要找对那个人。”

  在道桥工程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几年,付小帅越来越意识到,朋友“圈子”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

  “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才华横溢的人郁郁不得志,为什么我们的周围有那么多怀才不遇的抱怨者,事实上,人脉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这是付小帅式的思考,他的观点让记者想到在美国好莱坞流行着的一句话:“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曾任卡耐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的黑幼龙认为,这句话并不是说人不需要学习和提高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和成功的入门票”。

  在付小帅的人脉关系网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圈子,它是以射箭运动项目来作为平台聚集特定人群,例如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等中高地位的人。

  年初,小帅加入哈尔滨市南岗区一家射箭馆最高级别会员队伍,以为自己身上贴上了会员身份的标签,就可以和这里的人“比肩”,然而,他似乎忽略了本质问题:能否融入和被接纳。

  来到射箭馆最初的日子,付小帅的情绪像坐了“过山车”,由初来乍到的兴奋,到无人理会的低谷,最后是一个尴尬的场景,让他一下子明白“圈子没那么简单!”

  “菜鸟”是付小帅对自己在射箭馆里的准确评价。他会对场馆里的人微笑,但是换来的是他人的无视。

  一次,小帅走进供专业人士训练的专业场地,立刻有管理员喊住他:“手拿练习弓的那个人,这里是专业区,请你到旁边的场地去练习!”“当时声音很大,我也知道是在说我,好多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但是这些人的眼神在我身上停留可能都不超过一秒,便转回头去做自己做的事,当时我有点脸红了,挺尴尬的。”对记者讲述起这段尴尬经历时,付小帅的语速也快了起来,很显然对这次尴尬境遇他一直没有释怀。付小帅收敛了一下略显激动的情绪,自嘲地一笑说,更刺痛他的是场地经理的一句话:“你使用的箭都是我们箭馆提供的,所以你根本不能踏进专业区。”

  “一个是技术,另一个就是设备,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以后,才只是得到了进入这个圈子的入场券而已,之后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这是曾困惑付小帅半年多的一种感受。

  当然,现在他已经成功具备了以上两个条件。在射箭馆里他冲人微笑时,也能得到温和的回应。甚至在练箭时,会有一些以前高不可攀的人主动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装备不错,箭法也好!”

  周围人的态度变化,慢慢温暖了付小帅被冷落的心。但他清楚,“现实就是这样,在圈子里要‘擦亮’自己,才能吸引他人目光。”

  “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真诚待人比什么都重要。”他说,“人脉源于敬重他人,更需要感情投资。”

  在与他人日积月累建立起信任感的同时,也让小帅尝到了感情投资产生的巨大价值。

  年长付小帅近20岁的彬哥,是他在射箭馆里私交甚好的其中之一。一个做土建、一个做道桥,同一行当会有很多话题。小帅经常会约彬哥到茶楼喝茶,每次都会投其所好点上一壶彬哥最喜欢的“大红袍”,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说说工程的事,尤其是彬哥每每讲起自己白手起家创业经历时的教诲,让小帅受益匪浅,“你们的时代已经远离单打独斗的年代,圈子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的确,彬哥的出现,让付小帅感受到了朋友“圈子”的温暖。“就在最近,彬哥帮了我一个大忙,我对水库工程半点不懂,在毫无头绪的时候彬哥给了我很大帮助,从什么样的资质到什么样的构架,又该如何从中获取利润并保障资金的延续,他的指点让我很是受益。”期间,彬哥还为小帅的事情奔波多次,令他十分感动,“虽然是在箭馆这个平台上偶然相识,但如今我们的友情已经走出了箭馆!”

  “圈子”有时更像迷宫

  甚至是寒气森森

  “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际关系。”这个令人震惊也让人清醒的结论,出自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

  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正是奔着赚取更多利益而拼命要挤进某个圈子的。

  然而,圈子有温暖,也生是非。看似旨趣相近的人走到了一起,却难免各怀心腹事,挤进“圈子”里抱团取暖的初衷未必能够如愿。相反,有时你会觉得“圈子”更像是寒气森森的迷宫,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却很难抵达心中初始的目的地。

  有的人,入了某个圈子,且喜上眉梢,喜滋滋地说,这里都是商界领袖、大公司老板什么的,素质好,修养高。然而,没半年,开骂那些人势利眼。问之,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跟这些人混在一起。他说,不就是图个人脉吗。

  小夏是一名省直机关的公务员,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哈尔滨市一所高等学府里EMBA的学员。当他如愿以偿地坐在“资源聚集地”的教室里上课时,即便是窗外的阳光再耀眼,也无法照亮自己那颗略显“阴霾”的心。影响小夏情绪的是职场上的被重用和在“名利场”被视为无名小卒的鲜明反差。

  最近的闲暇时间,小夏特别喜欢参与微博上一个热议的话题“三圈火拼”:土豪VS本色VS屌丝。这是在豆瓣网发酵后开始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一周的时间内就吸引了超过万名网友的参加,而微博上,该话题阅读量已经超过千万。活动参与的方式是通过生成器上传一组最能代表土豪圈、本色圈以及屌丝圈的图片,网友们的创作根本停不下来。

  小夏特别想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恶搞一下,于是他自拍了三张照片:正襟危坐在EMBA的课堂上听课;工作中埋头苦干的样子;课堂上与同班学员搭讪,别人轻视的眼神。照片上的标签依次为:朋友眼中的伪土豪、现实生活中的本色男、土豪眼中的屌丝。

  当然,这些照片最后没有上传到网上,小夏说自己没有勇气,只是想用这个方式排解苦闷的情绪。

  “如果要在班级里谋个‘差事’,考量的因素就是身份和实力,大家一定推选那些社会地位较高,对班级做出贡献大的学员。而我只是刚刚交了入学费而已。”

  小夏至今对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花高额的学费读EMBA还存有质疑,也许让他下定决心的是和朋友在探讨人际关系的一次交谈,朋友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无论是在中国经商,还是做官,离开了朋友可能一事无成,难怪中国的商学院每年都有不少的商业精英、娱乐明星涌入,他们一来是学习知识和管理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花钱买圈子,踏上一个更高的认识精英的平台。”就是在这次深谈中,小夏得出一个结论:“自己也要进入一个平台,发展人脉和拉关系,寻找更丰厚的社会资源。”

  “商人希望借助官员们的关系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和商业机会,官员则需要通过公共权力寻租来谋求私利,二者很快就可以在EMBA班上找到结合点。”一位有着十年MBA教学经历的教授一语道破“天机”。

  这位教授所说的“结合点”更直白的解释是“资源对等”。而小夏的苦闷正是来自于“资源不对等”造成的。

  是的,小夏的困惑,让人联想起社会学家费孝通生前曾说过的话,每个人从自身推出去,就像石头投在水中产生的波纹一样,越靠近内圈的关系越厚,越往外延,关系越薄,就这样往外推的一轮轮、一波波的差序,就决定了对待周围人士的方式。

  记者曾读到过一篇来自中青报的文章,“其实,政府官员去学习EMBA,本身就是一大错误。EMBA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现代企业管理人才,而党政官员从事的是现代公共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关系不大。官员如果真的需要学习,也应该是选读MPA(公共管理硕士)才对。”

  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很多人心知肚明。

  淡雅的圈子

  易养高雅的人、淡泊的灵魂

  许多人抱着趋利心态,疲于奔命地经营着自己的“圈子”,增厚自己的“人脉存折”。然而,也有不少的人,构筑圈子,不看重物质,更向往一种快乐生活的心态聚合。

  有些圈子,风格淡雅,多是聊聊天,喝喝茶,你甚至可以在圈子里分享生活的温馨与快乐。淡雅的圈子,易养高雅的人、淡泊的灵魂,于是,它的生命力长久,吸引力很强,充满一股生活的正能量。

  荔坪是“小资女人烘培屋”的群主,她用一年多时间,经营着这个有104人的十分活跃的微信群。每天只要听到微信的提示音,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群里的事儿”。

  “自己学了很长时间的烘焙,但至今仍是‘菜鸟’水平,急需高人指点!”“我做的面包口感就是和外面卖的不一样,出锅凉了吃干巴巴的,是工具不行还是设备不行?”看到群友在群里叫苦,荔坪直接把方子发上去:“一个鸡蛋、水50ml、奶100ml、面580ml、盐半小勺、糖4大勺、35克玉米油、一小勺酵母”,并发上了自己做的面包图片。她没料到,微信发出瞬间就收到众多群友的秒回复和大赞:“看起来就很松软,外形也相当漂亮。”

  打那以后,荔坪乐此不疲地定期晒出烘培新品种的图片,群友猜测,“姐姐的厨艺一定也特棒”。她会回复一个害羞的表情,加上一句:“姐是个厨盲,只是个吃货。”群友圈里一阵惊讶和偷笑。

  荔坪不排斥建微信群是聚人气、攒“粉儿”的说法,但她更强调,“进群的人并不是冲着我个人而来的,一定是对烘培有着偏好,而我只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志趣相投的人找到彼此,这是一种慰藉心灵的快乐的分享。”

  建群之初,荔坪只是觉得“好玩儿“,把几个喜欢烘培的闺蜜和同事“拽”进来,相互切磋一下自己都会哪些手艺。没想到,闺蜜的朋友、朋友的同事、同行,呈现几何式增长。

  “开始时,对‘群’的参与量多少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一段时间后,会意识到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自己的责任感就更多了一些。”荔坪说:“在这个圈子里不是问索取什么,而是要付出。”

  “做到群内互动活跃,群外有干货的分享。”她接地气的创意和拥抱互联网的开放思维,来自于“要把对烘培的感受分享给热爱生活的姐妹们”的一份热情。4月29日,荔坪的微信订阅号第一篇文章正式“出炉”——《致烘培中的幸福女人》,标志着她从此将向认识与不认识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

  传递快乐是她的建群宣言,虽然听上去并无“标新立异”,却是人际交往中最具有正能量的体验:和快乐的人在一起,能让你感觉“生活真美好”,因为,他们身上带有的正能量,能传递给你,令你感染到那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

  是的,在自己有更好的生活追求的同时感染其他人,不论是圈里、圈外的人都需要这种正能量的发散。

  “圈子文化增加了圈子内的友情。”“打造了事业的人脉,得到了广泛的人际资源,给圈子内的人带来了信息和商机。”这是采访中大家对圈子文化的普遍认知。

  然而,省社科联研究员崔家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大赞一些充满正能量的“圈子”的同时,也对一些“灰色圈子”忧心忡忡:“那样的圈子文化是人们在制度之外,寻找非制度性资源获取的渠道,因此它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自由、法治和开放精神相悖。”崔家善犀利分析道:“有些圈子,人群之间、人与人之间各怀心腹事,这样的圈子破坏了良好和谐的政治文化生态,意味着正式规则被非正式规则颠覆,整个社会被江湖颠覆,造成制度的缺失。此外,这些圈子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地位也不平等,体现的是一种江湖上的典型性人身依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权利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畸形关系,必将扩大等级差序,难以造成独立的人格和平等精神。”

  一个人,得活在一个圈子里,否则会那么孤独。但,最好时常离圈子远一点,好让自己活得安静。

  圈子,一座蜗居当代人心灵的“围城”,想说爱你不容易。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