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为大庆农民“贷”来10亿元活钱

05.09.2014  12:59

  本网讯(赵敏黾)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着力破解农村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为贯彻这一政策,大庆市金融机构更加注重创新金融产品,在我市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大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5.0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0.96亿元,推动土地流转12万公顷,占大庆市耕地面积的6.74%。   
  业内人士表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拓展,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大庆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覆盖四县   
  肇源县民意乡农民田继鹏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今年他种了487公顷的玉米和130公顷水稻,随着土地承包面积的增加,缺少资金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今年我用1万亩土地承包合同从银行拿到了200万元的贷款,为我解了燃眉之急啊。”田继鹏说。   
  据了解,肇源县作为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开展的核心,早在2010年就已经开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   
  当年的4月22日,种粮大户包金刚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四方协议+公示+(公证)”的贷款模式,从大庆市肇源县信用联社贷款90万元,支持土地流转357公顷,成为大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破冰之举。   
  随着肇源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开展,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结合各县的实际,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四县的全面覆盖。   
  据了解,目前肇州县已经开始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粮食补贴资金质押”模式,林甸县推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模式,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推出了“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农户联保”模式。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末,大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5.03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0.96亿元,推动土地流转12万公顷,占大庆市耕地面积的6.74%。目前存量客户3420户,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64户,贷款额度和户数均稳步增长。   
  惠农政策“撑腰”农民“”来活钱   
  为了让农民更好地享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带来的甜头,我市多家金融机构出台了优惠政策,为贷款人提供最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   
  一般情况下,农户由于抵押物不足,缺少担保,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为此,肇源县政府牵头对大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增资扩股1000万元,专门为联户经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   
  大庆市金融机构除了帮助农民获得担保机构的担保外,还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贷款利率给予优惠。   
  大庆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社依据省联社明确的种粮大户名单,给予种粮大户贷款利率优惠政策——贷款利息按现行贷款利率的90%执行,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通“绿色通道”,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今年,肇源县政府更是协调多部门,引入民间资本组建了物权融资公司,以农村流转的家庭承包土地收益作还款保证,“牵线搭桥”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题,这将为推动大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再创一个新局面。   
  抵押担保物不断扩面   
  为了更广泛、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农,中国人民银行大庆市中心支行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探索,逐渐开展了农户住房(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粮食收益权抵押贷款、农业订单抵押贷款等多种创新担保方式。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大庆市多种创新担保方式金融产品贷款余额达7.5亿元,受益农户1.3万余户,受益企业达63家。   
  此外,年初以来,大庆市共投放支农再贷款3.9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专业大户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机构不断推出的创新产品,有力地解决了农民、农业资金匮乏的难题,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也有力地带动了大庆市现代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