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伊维尔教堂“修旧如旧” 百年后返老还童

22.06.2014  10:40

圣·伊维尔教堂效果图

圣·伊维尔教堂现状

  今年,哈尔滨火车站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体改造,位于哈站北侧的圣·伊维尔教堂也将进行保护性改造。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圣·伊维尔教堂的修缮方案多年前就已拟定。此次改造,将面向社会及外籍专家征集意见,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新生>>>

  老教堂将成北广场核心

  记 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哈市曾拟定过一套哈尔滨火车站北广场改造规划,圣·伊维尔教堂将作为北广场的一处景观予以修缮保留。在哈市拟定的城建规划项目中,哈尔 滨火车站改造主要包括南北广场的改造。其中,哈站站前广场即南广场;北广场为哈站北侧区域,圣·伊维尔教堂将作为北广场的风貌建筑予以保留,并成为该区域 主题建筑。

  据曾参与哈站北广场规划的专家介绍,北广场位于道里区霁虹街、工厂胡同、警校胡同及哈铁水电段围合的街区,规划占地面积 9954平方米。该区域的改造包括拆除圣·伊维尔教堂及孤儿院周围的棚户、南侧三层服装厂、西侧制药厂计划处。改造后的北广场面积为13.7万平方米,主 要用于分散道里区、道外区和松北区的客流。

  修旧如旧>>>

  “洋葱头”穹顶将重现

  现在,隐藏在工厂胡同里的圣·伊维尔教堂虽然破败,但从远处仰望教堂,那5个“洋葱头”穹顶隐约在空中浮现。翻开历史的老照片,铁轨一侧的圣·伊维尔教堂就像瞭望塔,高大而庄重。

  曾参与圣·伊维尔教堂修复设计团队的负责人,哈工大中国建筑史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大平告诉记者,2005年他曾带领团队和一位俄罗斯古建筑修复专家,多次对圣·伊维尔教堂进行实地考察测绘,为修复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刘大平回忆,在讨论圣·伊维尔教堂的修复方案过程中,最为纠结的就是如何修复在文革期间损毁的“洋葱头”穹顶。当时的设计团队提出了很多意见,但最后采纳的意见仍是“修旧如旧”,遵循教堂的原有风格进行复原。

  公开征求建议>>>

  将请市民支招

  有 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此前对圣·伊维尔教堂的修缮规划,主要包括门窗、线角、套色等外立面改造,同时拆除教堂内部后期增设的所有楼层,恢复原有的通透风格。 据介绍,圣·伊维尔教堂将在原有修缮方案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甚至外籍专家公开征求建议,并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修缮。

  百年沉浮>>>

  俄国人始建

  圣·伊维尔教堂始建于1908年,原为俄国外阿穆尔军区的军用东正教堂,由驻哈尔滨俄国外阿穆尔军区司令官怯恰克夫中将及官兵捐资修建,设计师为德尼索夫。

  造型优美

  教堂面积555.8平方米,平面呈希腊十字形,南北宽22米,东西长26米,高27米,主入口上方为钟楼,屋顶上冠以6个不同大小,下带圆柱形鼓座的“洋葱头”穹顶,建筑檐部及入口处有大量金属装饰花边,建筑装饰线脚和装饰壁柱制作精美,建筑比例协调、造型优美。

  曾为服装厂生产车间

  文革期间,教堂的“洋葱头”穹顶遭损毁,但建筑主体得以保留。教堂内部后被改为两层,作为服装三厂生产车间,现已闲置多年。

  教堂外有个孤儿院

  圣·伊维尔教堂西北20米外建有一处砖木结构的孤儿院。这处建于1934年的孤儿院由于常年被围墙遮挡,保存较为完整,入口处的马赛克镶嵌画虽经近百年洗礼,色彩鲜艳如昔。(作者: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