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大曾的家国记忆中独行

22.05.2017  17:55

  “物质只能留在从前,精神却将穿越时代。”20日,作为“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第19站,记者在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见到了十八年如一日,踽踽独行执着寻找上世纪30年代第一现场报道卢沟桥事变后离奇失踪的战地记者方大曾的央视高级编辑、纪录片《寻找方大曾》的导演冯雪松。

  相机留影笔如刀,当一幅幅曾经被掩埋在历史的尘烟中,饱含着新闻人情怀与对战争沉重思考的照片与文章出现在农大文化讲坛的大屏幕上时,学生们被深深震撼了。他们把热烈的掌声献给了这位80年前用837张照片记录着历史,年仅25岁就失踪在战场上的年轻人,同时也把掌声献给18年来用不懈的寻找来弥补家国记忆的当代传媒人。

  偶然的“相遇” 一世的情缘

  18年前,一次偶然的“相遇”,让冯雪松与方大曾结下了一世的“情缘”。

  1999年,时任央视《美术星空》编导、29岁的冯雪松收到了一份希望合作推广关于抗战初期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书籍的传真。第一次听到“方大曾”这个名字的冯雪松自己也没想到,这份传真竟然牵出了837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经过自己不懈追寻最终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新闻史上与范长江并肩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寻找方大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无利可图,但职业的敏感却让冯雪松决定做这个选题。“如果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又怎么能轮到我来做呢?我又有什么理由要放下呢?”然而,就在冯雪松向台里报完拍摄《寻找方大曾》纪录片选题,并接到这个选题的同时,他的父亲却被查出了癌症。在这个选题还没做完时,57岁的父亲就离他而去。那段时间他很纠结,但整个摄制组都在山西,他仅用三天就处理完了父亲的后事返回了摄制组。

  纪录片做完了,本来可以结束的事情,但对冯雪松来说却是刚刚开始。方大曾的摄影作品深深地震撼了冯雪松,“我们国家那么早就有了这么优秀的摄影师,我觉得这些作品不应该被埋没,小方应该被我们的民族所记得。

  生于1912年的方大曾,是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人。1937年9月18日,经范长江推荐,被《大公报》聘为战地记者的他在保定写完《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报道后便再无任何消息,失踪时年仅25岁。“这样一个年轻人,怎么就突然失踪了?”此后,冯雪松独自踏上了寻找方大曾之路。

  “校园公益行”成就的佳话

  在孤独的寻找中,2014年冯雪松应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之邀而写的《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出版,这本书就像炸弹一样引爆了多年埋下的炸点,寻找方大曾这件事不仅开始为人所知,并且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和共鸣。一个消失了几十年的生命,终于在冯雪松不懈的寻找和历史碎片的拼接中重放光芒。

  冯雪松说,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进行的一次历史书写。从2015年开始,冯雪松决定做“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让更多的人知道方大曾,知道这个80年前失踪在抗日前线的新闻记者。“当时计划要走20所高校,东北农业大学是公益行的第19站,我没想到能有那么多学生来听方大曾的故事。

  冯雪松把将于6月10日举行的公益行最后一站放在了四川内江的范长江新闻学院,“范长江和小方当年是战友,校园行开始的时候,范长江的儿子范苏苏就邀请我,一定要把最后一站放在范长江纪念馆,让当年的两位战友在四川相遇。当时,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还给我写了一段话,他说如果小方和长江在四川内江相遇,将是新闻史上的一段佳话。

  希望“小方奖”成为火种

  从一开始做公益行,冯雪松就决定要做一件干干净净的事情,所以这一路行来他不要讲课费,全部费用都是自掏腰包,走到哪里都是自己一个人,买张一早一晚的机票,住在一百多元的酒店,一切简简单单。“做了这么多校园行,走了这么多地方,尽管负面的东西几乎没有,但还是有人觉得你这是不是在炒作,在到处忽悠。如果这种事儿也算忽悠的话,我希望这样忽悠的人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曾经这样评价范长江和方大曾,“方大曾和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对于这样一位有历史价值的人物,几十年来冯雪松一直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着小方的形象。5月底冯雪松的另外一本书《解读方大曾》就要出版了,他说他要把自己两本书的版税都捐出来,做一个方大曾基金,设立“小方奖”,虽然版税不多,但他希望这能成为火种,更好地去推广小方的精神。“我想范长江奖离很多年轻人挺远的,我们能不能在他达到‘范长江奖’之前给他一个‘小方奖’的鼓励,在他坚持不住的时候,在他有成绩的时候给他点喝彩。”冯雪松说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方的价值还有他的精神会得到更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