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爱的信仰 任他风吹雨打

10.11.2016  17:04
    重温抗战故事片《小兵张嘎》换起了我对儿时的回忆,坐在对面画画的儿子突然问我,“妈妈你在写材料么?”“在写一篇爱国主义题材教育片的影评”听了我的回答儿子似懂非懂低下头继续画画。正当我要开口解释时,他突然抬头眨着眼问我“妈妈,什么是爱国,我们小学生守则里也说,要爱党爱国爱人民,可是怎么才能爱党爱国爱人民呢?”“那你爱爸爸妈妈么?”我反问他。的确他毫不质疑地说“”还附赠香吻一枚。     “那你觉得怎样做才是爱爸爸妈妈呢?”儿子并不很流利地说“听爸爸妈妈的话,多吃水果,不和同桌调皮捣蛋,不做让别人讨厌的事,还有考试得一百分。”说完后儿子一直看着我,说实话我很震撼,什么是爱?什么是爱父母、爱子女、爱家、爱社会、爱国家?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解释,而今天我在《小兵张嘎》和儿子的这番回答中得到了我最想要的答案——过去那些难能可贵的品质,现在还有么?     拥有爱的信仰,一定是理智高尚的信仰。影片中张嘎的奶奶为什么冒着必死的风险也不肯透露钟连长的下落,我想如果奶奶没有被杀害,如果有一天别人问起,她会憨厚地说,我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说起来,张嘎奶奶与钟连长不过是偶然相遇的路人,但她心底里认定八路军是好人,这大概就是一个穷老太婆的信仰吧,并且是最坚守的信仰。     拥有不怕苦,尽全力,爱谁谁的人生信条。凭着对八路军的信仰,凭着想当个侦察兵的信念,张嘎历尽辛苦找到了八路军。当他表明自己想当侦察兵时,八路军战士都各自忙着,无人搭理他,还调侃说“当八路可艰苦啊,冲锋陷阵是家常饭;行军跑步是喝凉水”,面对嬉笑、试探时,张嘎以初生牛犊不怕死的态度回应“那怕什么,八路军就是不怕苦”,面对继续调侃质疑时,张嘎大方回答他也能行。后来他的表现也证明了他没有说大话,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信仰。     拥有周围环绕的发光体——正能量朋友圈。张嘎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形象,小说中这样描述奶奶对张嘎的印象:他不但吃得苦,耐得寒,而且伶俐懂事,性情活泼,生得来一副宽亮心肠,成日价除了帮着老奶奶刷锅洗碗,拾柴火,破眉子,还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伺候老奶奶开心逗乐。张嘎就是时时传递正能量的发光体。有人说,你是什么人,就会遇到什么人;你心里想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慢慢地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小兵张嘎》自1963年至2008年经不同导演,被不同演员演绎成影视作品,但无论哪一版都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喜爱,我想这不仅因为每一版的演职人员都有着深厚的演技,也因为我们能从儿时获得的快乐源泉中再次领悟信仰的真实内涵。不念过去、不惧未来,守得住过去留下的宝贵品质,就一定能经得起未来任何风吹雨打。(谢同颖)


(编辑:张恒翀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