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最大垃圾场变市民休闲新空间

07.11.2015  09:10

  编者按

  园林绿化是城市整体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城市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市民渴望自然、企盼绿色家园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城管局组织全市园林绿化系统以创城为主线,以打造美丽哈尔滨为目标,本着“见缝插绿、美化空间、贴近百姓、服务市民”的理念,以棚户区改造规划用地、城市重要交通地段、居民建筑转角空地为依托,尽可能在城区中辟建公园、林地、街心(街角)绿地,增植树木、花卉。在此过程中,各级城管部门破解资金、技术、拆违等难题,陆续将一片片绿色休闲空间还给市民,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目标逐步变成现实。本报今起开辟“绿化城市空间建设美丽家园”专栏,对此进行系列报道。

  占地72.9公顷的香坊区“中国亭园”生态园林,在今年5月开园迎客后,很快吸引市民络绎不绝地前去游玩,成为城市里又一个休闲娱乐好去处。但很多市民不知道,这里曾是香坊区最大的一处垃圾场,堆积了40年之久的巨大垃圾堆,曾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在市、区政府和园林部门工作人员5年的不懈努力下,垃圾堆终于变身主城区中心的“绿肺”,一抹绿色植入到百姓的身边。

  变废为宝 消除城市“毒瘤

  位于油坊街1号的“中国亭园”,地处香坊区东南部,位于居民聚居区中心。但在5年前,这里还是原香坊、动力两区最大的一处垃圾倾卸场,堆积着从上世纪70年代遗留下来的大量建筑、工业、生活垃圾。

  “这里过去被玻璃厂、啤酒厂、热电厂、轴承厂包围,厂区的垃圾常年堆放在这里。但是随着城市发展扩张,工厂陆续迁移后新建了大量住宅,这里成了城区的中心地带,周边果园街、油坊街的新建住宅越来越多。臭气熏天的垃圾场让周边居民夏天不能开窗,出门要绕道而行,因此怨声载道。”香坊区园林办工作人员介绍。

  461万立方米的囤积垃圾总量,平均堆积高达7.5米、最高处距离高压线不足两米的一座座垃圾山,覆盖了地面和道路,恶臭难闻,道路难寻。为解决这个问题,香坊区政府决定改造这处垃圾场。

  经过实地踏查和研究,香坊区政府提出了大胆的想法——把垃圾场变“”为“”,建成一处被居民区环绕的生态园林公园。改造方案确定为通过改良土壤重塑地形、植被覆盖、增设历代名亭等手段,将此处建成丘地林园,注入文化元素、增加人文景观,形成以中国知名亭台楼榭为主题的休闲公园,取名“中国亭园”。

昔日垃圾场辟建成被居民区环绕的生态园林公园。

  破解难题 废墟“”出绿洲

  垃圾场变公园,难度可想而知。从2010年底垃圾场改造启动到2012年,项目指挥部就驻扎在垃圾场旁边临时搭建的小铁房内,无水、无电、无厕,条件极其艰难。改造中,除了将巨大的垃圾堆迁移走,另一个难题是怎么让树木在常年被垃圾污染的土地上存活下来。为此,园林人员细致考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决定通过覆土降解,采用栽种豆科植物改良土壤的方式保证树木存活。但在缺水的环境下,养活山槐、胡枝子等豆科植物并不容易。园林人员在几年中精心养护,日夜看守,让废墟渐渐变成绿洲。

  与此同时,亭园内的桥涵、土建、路面、廊亭景观建设也在有条不紊积极进行中。市、区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解决建设中遇到的资金、施工等种种困难。市行业主管部门在项目立项及资金上给予支持,为亭园的建设夯实基础。为节省建设资金,工作人员精打细算。听说哪里道路整治有废弃的路边石,他们就去捡回来用于铺路;哪里有需要外移的树苗,他们就千方百计去挖取移植回来,小心种下;所有廊亭的建设费用预计在3000万元,但通过“节衣缩食”,优化设计方案,只花了800万元就建造完成。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一座集生态、休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林地公园。

  城中“绿肺” 环绕市民身边

  今年5月1日,“中国亭园”正式开园迎客,园内栽植了樟子松、落叶松、五角枫、白桦等乔木3.5万株,紫丁香、紫穗槐、胡枝子等灌木7万株,花卉5万余株,存活率达到95%以上。同时,园内还有37座或古朴厚重、或灵巧轻盈的亭、廊、榭、阁,15座体现各类文化元素的景观墙。

  当周边居民来到这里,发现昔日避之不及的垃圾场已经变成湖水环绕、绿树成荫、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生态园林。更方便的是,园区特别在油坊街修建了下穿香东线和拉滨线铁路的桥涵,让游人可直接进入亭园外停车场。住在油坊街的一位居民感叹说:“没想到家门口的这个‘毒瘤’变成了现在的‘绿肺’,这简直是个奇迹!现在一走进这园子,就感觉特别幸福。

  近日因天气寒冷,亭园已闭园整修,明年4月将重新开园迎客。根据香坊区园林部门的统计,开园半年时间,公园已经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