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老字号”领军智能制造与服务

11.08.2016  18:07

  在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远程诊断大厅,科研人员认真监测着从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发回的每一组数据信号,通过分析数据信息,他们远程监控诊断这些电站设备的健康状况。

  成功研发使用这套电站远程监控诊断系统,是冰城“老字号”哈电机完成的又一次升级。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撑下,哈电机一步步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创造的转型,已经跨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领域。

  从科研到商业模式升级,远程诊治发电设备系统成国家试点

  近日,国家工信部公布“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哈电机自主开发的发电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入选其中,为我国大型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唯一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再次成为行业领军者。

  哈电机对电站设备“远程问诊”已经进入3.0版的研究探索。1.0版研究起于“十二五”期间,哈电机承担了国家计划课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电设备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系统”,成功开发出服务于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电站的“发电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V1.0”,并建立了远程故障诊断大厅,配备相应电子电器设备,技术开发的必须硬件置备齐全。“这是哈电机迈出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一步。”哈电机董事长兼总经理邱希亮说。

  “智能化技术开发要跑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关键是跑,前脚没落地,后脚已经离地。”邱希亮说,利用65年来自主研制发电设备积累的1400多台大型水火电机组经验和详尽资料,哈电机研发技术团队应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V1.0”的基础上,又推出更灵敏准确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V2.0”,成为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智能化发展领军者。

  2015年12月,哈电机与丰满水电站签订项目合同,为丰满水电站提供基于大数据的水电机组全寿命周期远程智能诊断服务,“发电设备远程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V2.0”正式“落地”,转化为服务型产品,实现了商业模式又一次升级。

  当下,哈电机已开始布局“远程故障诊断系统V3.0”,该系统将覆盖从机组性能试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直至运营管理、维修保障、改造升级等机组全寿命过程,助推发电设备运维模式和备件联储社会化转型。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服务,技术升级为抢滩海内外市场蓄能

  从逐渐掌握电站建设核心技术,到探索智能化制造服务,哈电机在一步步转型升级中,积蓄了抢滩海内外市场的能量。

  当年,三峡左岸电站招标采购前,中国没有设计制造超大机组的能力,决定采取引进吸收战略。

哈电机以分包的身份和法国阿尔斯通等中标联合承制8台机组,期间共接受阿尔斯通设计软件40多个,涉及三峡机组设计制造的各关键技术。

  到三峡右岸国际招标时,羽翼已丰的哈电机独立投标,凭借世界一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水轮机转轮等多项技术成果,一举夺得三峡右岸4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合同。这次成功转型,使哈电机跻身世界著名大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行列。

  商业模式的蜕变同时发生。在左岸,他们是分包,在为阿尔斯通等国际巨头打工;干右岸,他们成了主承包商,阿尔斯通开始给哈电机打工了。接下来,哈电机商业模式持续升级,逐步实现设计、工艺、制造、后期服务、远程问诊等一条龙服务。

  随后,哈电机依托技术升级支撑的市场扩张步伐越走越快。2011年,国内第一个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响水涧水泵水轮机运行发电;2013年,世界上带有圆筒阀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溪洛渡水电站机组发电;同年,向家坝水电站投入商业运营,继三峡项目之后,再次刷新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水电机组的纪录;2014年,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水泵水轮机研制》各项工作;今年4月,国内完全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机组——仙居水泵水轮机顺利并网发电;当前正在设计制造的白鹤滩水电项目,将以单机容量101.5万千瓦,登上世界水电的“珠穆朗玛峰”。

  此间,在海外,他们取得了对外工程承包的资格证书,近5年签订国际项目合同62个,签约额达84亿元,占公司经营订货额的28.2%,产品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从37个增加到51个。其中,越南锦普总承包项目获得越南能源协会颁发的“越南电力特别贡献奖”;印尼百通燃煤电站总承包项目,是中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的火电总承包出口项目。2015年,哈电机携手三峡集团公司制造的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发电机组投运,被当地誉为马来西亚国家水电示范项目。哈电机用“中国标准”在世界各地建设起了各国的“国家示范项目”。

  “下一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是我们这家‘老字号’制造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当然,其最大支撑来自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突破。”邱希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