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院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结题验收获评优秀
哈工大全媒体(材料/文)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学部在京举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评审会。我校“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周玉院士与群体主要成员冯吉才教授、贾德昌教授参加结题验收答辩,并代表群体汇报了近年来的项目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专家通过对提交材料进行认真审阅、听取汇报并质询评议,一致认为项目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意通过验收,并全票给予优秀评价。
评审专家组对团队取得的成果及项目完成情况给予高度肯定,一致认为团队建设成果丰硕,解决了多个航天重点型号热防护陶瓷材料的制备难题,在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连接工艺领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在科研平台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自2010年获批,该群体先后于2013年、2016年获“3进6”与“6进9”延续资助,成为我校第二个获“6进9”延续资助的创新研究群体。通过“6进9”为期3年卓有成效的扎实工作与攻关,群体在新型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及涂层材料的设计制备、组织性能优化及服役损伤机理、材料和构件先进连接理论与技术等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及应用技术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发明了10余个新型多功能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体系,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研发的系列多功能防热关键部件成功应用于包括磁聚焦型霍尔推力器、“长征七号”火箭、高温高超声速风洞等一批关键型号或装备,有力支撑了我国航天重点型号的研制与列装。
3年来,相关基础研究成果在《材料科学进展》(Prog. in Mater. Sci.)、《欧洲陶瓷学会杂志》(J. Euro. Ceram. Soc.)、《美国陶瓷学会杂志》(J. Am. Ceram. Soc.)、《材料学报》(Acta Mater.)和《碳》(Carbon)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1篇;由科学出版社、Springer出版社等出版专著5部,其中《无机法制备硅硼碳氮系亚稳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六方氮化硼及其复相陶瓷材料》和《矿聚物及其复合材料》(Geoploymer and GeoploymerMatrix Composites)等均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首部专著;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学会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在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除冯吉才、贾德昌、叶枫、欧阳家虎、张杰、何鹏、王玉金、王亚明等骨干教师外,张丽霞、黄小萧、曹健、林铁松、杨治华、段小明、何培刚、刘强等也成长为青年骨干。3年来,1人入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其中1人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龙江学者、省杰青或省优青称号;培养博士47名、硕士96名,多人获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参加国际会议20余场,出席60余人次,作大会邀请报告10余次、分会场邀请报告10余次,项目组成员以及博士研究生6人次赴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访学交流或联合培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是国家级人才计划类项目,设立于2000年。旨在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作为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围绕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合作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和造就在国际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人才与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