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连增要高看一层远望一步

18.07.2014  12:48

  粮食是百业之基、百价之基。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很薄弱,即使取得了“十一连增”,也不表明理所当然地能够持续“连增”,更不表明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夏粮生产反映出的经验、面临着的挑战,也是全年粮食生产乃至“三农”问题必须跨越的坡坎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659.6万吨(2731.9亿斤),比2013年增产474.8万吨(94.9亿斤),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夏粮生产“十一连增”,是在产量基数企高、生产成本走高、条件约束增高的背景下努力创造的,来之不易、令人瞩目,它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意义,需要有足够的认识。

  粮丰农稳,农稳国兴。粮食生产对经济社会的稳定作用,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也不能动摇。回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全球经济剧烈动荡,我国经济面临严重挑战,正是因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引领农业形势持续向好,才为尽快摆脱金融危机影响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持。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任务重大而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夏粮丰收,农业夺得今年最好开门红,既鼓舞人心,也夯实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能量基础,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画出厚重有力的一笔。

  粮食是百业之基、百价之基。从国内来看,今年是我国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目标第一年,夏粮丰收无疑是漂亮的“第一仗”,也是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生动实践,并对物价保持稳定、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从国际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今年全球小麦产量有所减少,而我国小麦产量占世界小麦总产量五分之一左右,夏粮连增,既是对“谁来养活中国”疑问的响亮回答,也减轻了世界粮食供应压力,对稳定世界粮价和粮食市场作出了贡献。

  在人口众多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加速发展的中国,如何解决耕地面积、粮食面积和其他用地面积之间存在的矛盾,如何解决种地人口与其他产业人口之间的用工缺口矛盾,如何解决粮食比较效益相对较低与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农业现代化任务尚未完成,而农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压力却纷至沓来的矛盾,中国进行了成效显著的探索。夏粮连增,就是我国粮食生产路径的成功写照,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大胆探索,持之以恒绷紧粮食这根弦,就能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夏粮连增,对我们能否持续不断地保持粮食生产好形势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粮食问题常常在紧缺、短缺的时候更容易引人关注,夏粮连增在增强我们粮食生产信心的同时,也会让人产生松懈情绪,把“十连增”、“十一连增”仅仅当做一个丰收数字,甚至会想当然地以为接下去就是持续的“连增”。人们希望、也追求更多更大的连增,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压力正逐年加大,有些问题比如农业劳动力短缺、机械化程度不够、粮食比较效益低等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技术创新来解决,有些问题比如资源紧张、耕地减少、风险增加等矛盾并不是想解决就能解决的。这些困难和矛盾表明,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很薄弱,即使取得了“十一连增”,也不表明理所当然地能够持续“连增”,更不表明粮食安全可以高枕无忧。

  夏粮虽然只占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但它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反映出的经验、面临着的挑战,也是全年粮食生产乃至“三农”问题必须跨越的坡坎。因此,对夏粮连增,尤须我们认真地高看一层、远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