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大同区双榆树“颜色经济”富一方
本网讯(赵敏黾) 双榆树乡地处大同区西北部,是距离该区最远的乡镇,也是典型的农业乡。
谷子黄,高粱红,山芝麻黑彤彤……多年来,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双榆树乡,看到了好一副“产业兴、市场旺、收入增”的可喜局面。
小米铺就“黄金路”
“种小米,就是种金米、收金钱!”这是当地农民流传的佳话。如今,小米已成了富民强乡的黄金产业。
11月1日,记者走进双胜村,放眼远眺,村外是已经收割完毕的千亩连片谷茬,金黄一片。
“这儿是沙土地,适宜种谷子,打我记事儿起就种!”村主任陈东生说,双榆小米其实就是双胜小米,颗粒圆润、金黄透亮,有着“一家掀锅、满屯飘香”的美誉,是双榆树乡有名的土特产。
目前,双榆树乡谷子种植总面积已达到1.5万亩以上,年产量3000吨,产值近2000万元。这里的小米早在清朝年间就享誉四方,2002年更是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陪同采访的乡党委副书记马永江说,去年该乡投资200万元辟建了万亩谷子示范区,共实验、示范吨谷一号等十余个品种,老百姓普遍反映不倒秧、亩产高、口感好。东西好,销路自然就不用愁,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卖得很火。
红高粱“特供”五粮液
11月2日,“高粱王”郭子龙带着十几个社员装车。记者问:“今天这几车高粱要拉到哪儿?”他大声回答:“全是四川宜宾酒厂的,五粮液不用当地的小高粱,专认咱东北一年一熟的优质大高粱。”
郭子龙今年64岁,土生土长的双榆树乡富源村人。“我这辈子什么庄稼都种过,种什么都不如种大高粱。”老郭讲了起来。
大高粱好在哪儿?
抗性好。高粱对水和肥要求不高,哪怕是旱年头。不灌水,苞米可能绝产,而高粱至少收三成。同样施肥,高粱亩施肥能有玉米的一半就足矣。因此,投入低,产量高。在富源村这一带,玉米亩产1000斤费劲,而高粱一亩打1300斤轻松。价格贵。前两年,双榆树的高粱1斤1元钱不大好卖,如今1斤卖到1.25元,还有涨的趋势。
这又因为啥?
因为有大同区双榆树红高梁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合作社已由当初成立时的十几户社员、几百亩土地,发展到如今340名社员、9000亩种植基地的“庞然大物“。在高粱种植上,不使农药、统一种植、保底价回收。
在双榆树乡,目前有5个村、33个屯的农民种红高粱,总面积近万亩,总产值近千万元。
小芝麻叩开致富大门
双榆树村小浩勒宝屯的任守忠是种芝麻的行家。
“听说你种山芝麻发了家!”记者开门见山。
“还凑活吧,以前种大苞米,一亩地最多对付几百块钱,芝麻一亩两千块轻松。”任守忠回答。
“那芝麻在种植上有啥讲究?”记者好奇问道。
“这玩意才皮实呢,播种时把土表面弄薄点,土越薄越出秧。一亩地有三斤籽就够用了,肥也省,一亩苞米地用肥能种3亩芝麻。”任守忠越说越起劲。
一行的双榆树村“芝麻官”刘凤学接过了话茬。目前,双榆树村共有大、小浩勒宝两个屯种植芝麻,俩屯6000亩耕地有一半儿变成了芝麻地。刘凤学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芝麻投入不到100元钱,到秋每亩能打350斤,按照今年每斤6.5元的保底收购价算,一亩地的效益在2000元左右,3000亩那就是600万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