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性教育不能流于形式

28.10.2014  12:56

  张红大夫今年63岁,从事了一辈子妇产工作。在患者中,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对大学生情侣,女孩18岁,二人上大学后就同居。几乎隔两个月就来找她一次,两年内做了8次人工流产。(10月27日《新文化报》)

  近些年来,舆论声音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宽容了很多,据不少调查显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也对这一行为表示支持,不管从生理角度还是从性心理角度,也都在佐证这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合理性甚至是必要性。但问题是在宽容的氛围下,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产生了不少糟糕的后果。

  根据之前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一半以上,大学生成为人流“主力军”。而在平日里,我们也时常看到关于大学生卖淫和嫖娼的新闻,在这其中甚至还有未成年人。

  说到这些糟糕现实的出现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性教育的缺失。就目前来讲,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性教育基本是处于缺位的状态,相关知识的获取,大部分都是他们“自学成才”,就是在这种“无师自通”的情况下才产生了一系列令人遗憾的后果。

  随着这些问题进入公众的视野,整个社会也意识到了性教育的紧迫性。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则表现为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一味地指责,但于性教育本身来讲,却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地推进。对学校来说,我们发现最近一些大学开设了关于性的公选课,这样的课可谓是异常火爆,但知识讲授不系统、重性知识而忽视性道德教育等问题也令人堪忧,而从宏观上看,能够将性引入课堂的老师和学校更是寥寥无几。

  说到对大学生的性教育,不少人都会联想到这些年的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确实如此,较之于从前,大学校园能够出现这种设施不可不谓是种进步,但却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不是大学性教育的全部,仅仅是一种表象和形式而已,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没有开展起来,性教育就是不成功的,一些不好的结果仍旧会酿成。

  不管是大学生卖淫嫖娼,还是女大学生频繁做人流,从根本上来看是因为社会性宽容意识增加但性教育仍旧缺位。产生这样的悲剧,社会舆论的指责和批评显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给当事者造成“二次伤害”,真正将大学生性教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避免其流于形式恐怕才是当务之急,而这也是教育对学生负责的题中之义。

  
文/张松超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