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转专业之“困”待解

04.11.2014  10:39

  孟姝轶 记者:衣春翔

  近日,一起很小的“官司”却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有媒体报道,武汉某高校大一女生想转专业,却因校规被拒,该生以自己的平等受教育权被侵犯为由将校方告上法庭。当地法院以高校是国家事业单位,其对新生调换专业的校规并非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属于高校自主办学应享有的自治权范畴,不属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驳回这名学生的起诉。一石激起千层浪,针对这个判决的讨论最近十分火爆。记者近日在我省高校采访时发现,很多大学生讨论的热点问题都是如何转专业,一位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探讨了多年,但至今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学生转专业的动机有哪些?转专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举措能让高校专业转换渠道更通畅?近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现状转专业需求逐年增多

   “一、从一开始就要选修你所要转的专业课程;二、参加相关专业社团活动;三、与转入专业的学生混熟……”记者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采访时,看到学生张凯正拿着这样一份转专业攻略仔细阅读。在这份攻略中,如何避开转专业“大小年”,如何保证成功率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张凯今年刚上大学一年级,考大学时,他报考的第一专业志愿是汉语言文学,由于成绩的关系,他最后被调剂到教育学专业。上了近两个月课后,他发现自己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仍然希望能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此,他多次向学长请教,向老师咨询,最后得到了这样一份“参考攻略”。

  刚入校就谋划着转专业,张凯的情况在今年大一新生中并不少见。记者今年新学期开学在一高校采访时了解到,300多个报到的学生中,就有20人咨询转专业的问题。

  大学生为什么想要转专业呢?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学生选定专业后重新调整专业的原因有三种:一是一些学生在录取时,被调剂到非第一志愿专业,入学后发现自己不能适应,想通过这个通道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考虑到以后就业时自己的专业不占优势,就想转一个热门专业;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对专业的概念比较模糊,选择时有一些随意性,在考上大学并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学习兴趣所在。

  调整部分高校降低转专业门槛

  新学期开学,东北林业大学就有148名2013级学生申请转专业,比以往申请人数提高了近5倍。造成这样“井喷”的原因,是因为学校新出台了《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对原来学校的转专业政策进行了修改,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我原来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要是按照学校以前的规定,我的成绩是不允许申请转专业的。学习不感兴趣的课程,真是让人痛苦。幸好学校修改了转专业的规定,让我有机会读自己喜欢的产品设计专业了。”申请转专业的朱雨露说。

  据了解,在本次政策修改之前,东林规定只有学期末加权平均成绩排名在前5%的学生以及一部分特殊原因的学生才能申请转专业。而按照新的规定,只要学生学期末平均成绩达到前三分之一,且在校期间无考试作弊现象、对申请转入专业有一定的特长和志向,就可申请转专业。截至目前,东林已有109名学生通过考核进入公示环节,而之前每学期转专业的学生只有30名左右。

  不过,像朱雨露这样幸运的学生并不多,目前我省高校对于转专业仍然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大部分学校都要求,只有期末考试排名在前5%至10%的学生才可以申请转专业。同时,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要求,转专业只能在学科内的各专业互转,不能跨学科转。

  对于学校设置的“高门槛”,个别学生的应对方式有些极端,甚至不惜退学重新高考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省一重点高校教务处处长告诉记者,每年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都会有部分学生办理退学,主要原因就是对专业不满意。

  那为什么要给转专业设定这么高的门槛呢?这位处长告诉记者,教育部在学生转专业上给予了高校充分的自主权,但学校肯定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些条件。“最主要的考虑就是师资数量和教学设施设备的容量。学生最想转入的专业集中在学校的‘王牌’专业,或是就业率较高的专业,但这些专业师资数量已经确定,相应的教学、实训场地也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转专业的愿望。”

  方案改革高考录取制度

  我省教育学者董宏华认为,造成许多学生不喜欢自己专业的重要原因,跟当前的高考招生录取机制有关。“录取学生一般跟成绩挂钩,高校一看这个学生这门功课的成绩不错就招进相应的专业,但这个专业未必是学生真正喜欢的。”她认为,这不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高校要向现代大学制度转型,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

  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处长翟雪峰告诉记者,“随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让更大比例的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进而通过转专业改革促进以专业建设为代表的教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尽管东林降低转专业门槛后,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愿意尽可能多地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我省很多高校负责人都表示,已经开始对学生转专业的规定进行调整,希望通过尽量满足学生需求来深化教育改革。

  哈师大附中教师、我省高考志愿报考专家郭建民认为,打破当前的集中录取制度、调整学籍管理体系,才是解决转专业难题的根本办法。他说,“如果一名学生可自由申请大学,可同时拿到多张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结合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大学,那么,对大学、专业不满意的程度将大为降低。”同时,郭建民也提醒在校大学生,“不要因为对专业不满就贸然退学,最好通过调整专业观念,尝试培养兴趣。如不能够培养专业兴趣,还可尝试通过在校修习第二学历,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毕竟辍学复读的风险太大,万一再次失利,将浪费更多的青春岁月。”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