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一体化让“医联体”更惠民

20.08.2015  09:38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朱彤)城市医联体的推行,为解决城市百姓看病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思路。目前,全省范围内已经全面推行“医联体”项目,省卫计委在医联体的推进中确定了“三步走”路线图,计划实现全省市区内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日前,记者来到大庆市,对以“上下转诊、分工合理”为特点的“医联体”大庆模式进行了实地采访,感受到这里城市“医联体”能够顺畅运行的内在道理。

   社区是分支

  保障运行方式良好

  正当黑龙江省一些城市的“医联体”模式运行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一些大医院专家在社区卫生中心无所事事,患者寥寥无几的时候,在大庆市东安街道社区卫生中心,记者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该中心的骨科诊室,当天来到该社区的坐诊医生是大庆市人民医院的韩雪松副主任。到15时,韩雪松已经看了近30位病人。

  “在这里接待患者的数量,虽然只是人民医院患者的三分之一,但这一天几乎没闲着。”韩雪松告诉记者,这个社区卫生中心本身就隶属于人民医院,他来这里工作就是换个工作地点。

  “和社区有了真正的隶属关系,布置专家坐诊、上下转诊等方面工作,就显得有理有据。”负责大庆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工作的赵法章副院长介绍,目前“医联体”工作,难点不在于派不下来专家,而是专家派下来更要忙起来。为此,医院把社区最需要的专家派下来,并通过社区广泛、细致的宣传,让百姓知晓,更重要的是百姓知道社区卫生中心和大医院是一家的,这就形成了专家能下、百姓能来、重患能转的良好运行方式。短短8个月时间,大庆市“医联体”工作就完成下沉专家4300多人次,诊疗患者4万多人,同时培训基层人员2万多人次。

   利益共同体

  为分级医疗提供平台

  大庆市位于让胡路区的景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大庆龙南医院的医联体联系社区。

  大庆油田矿区卫生中心主任符强告诉记者,由于大庆油田卫生系统有着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中心的基础,所以这个卫生服务中心人、财、物方面全部归属龙南医院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分级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据了解,景园社区除开展一些公卫服务、基本医疗之外,近几年还增强了中医服务种类,而这些和上级医院都不“争嘴”。该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告诉记者:由于中医手诊疗法百姓容易接受,目前中心在这方面的收入占了很大比重。

  “只有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系统内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龙南医院副院长李勇刚介绍,现在医院和社区之间的上下转诊运行得较为合理,该上转的社区第一时间转,该下转的社区中心能够提前就得到信息,做好接患者的准备。

   政策及时跟进

  确保惠民项目持久

  从目前大庆市区“医联体”发展的状况来看,已基本形成了专家派得下、用得上的良好态势,而一个惠民项目能够持久发展下去,关键还要看这项政策到底能让百姓多大程度上受益,同时大医院的积极性能否长久持续。

  从这两个社区的目前运行来看,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大医院专家的诊疗,可以说已解决了方便基层百姓就医的问题。但问题并不是没有,“医联体”这种专家下沉的工作模式,势必要每天增加医院的运营成本,单就大医院而言,就包括专家的收入减少和交通、误餐补助等问题。

  省卫计委医管处处长王凤民对记者讲:目前许多大医院是靠管理机制保证专家下得去,但长期下去专家由于收入减少导致的积极性问题,就会不同程度显现。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应在这方面制定一些补偿政策,维护下沉专家的积极性。

  据了解,在省卫计委制定的“医联体”三步走规划中,已提出依据黑龙江省《全面推开医疗联合体模式的指导意见》,各地要会同当地人社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定点范围,完善并落实好适应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城镇基本医保政策。对未按转诊程序就医的参保患者要适当降低医保支付比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要连续计算起付线,引导患者自觉遵守转诊制度。同时要完善医联体内部的医疗对接、价格对接、药品对接工作,让“医联体”运行更加顺畅、有序,这些措施也将极大助力“医联体”这个惠民举措持续、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