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三记重拳出击专项领域贪腐犯罪

13.10.2015  11:09

近年来我市文教卫生系统、石油石化企业、涉农惠民政策性补贴等专项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出现群体化、‘塌方式’倾向。对此,我们实行‘信息引导侦查一体化办案’模式,从三重层次整合办案警力,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60件83人,均为专项领域案件,同比上升33.87%,案件质量和效率均有提高。”大庆市检察院反贪局局长王成清告诉笔者。

发挥检察长统一决策把关作用

按照市院党组就落实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身为检察长,我必须在每一起案件中把好‘线索经营、初查启动、立案侦查、证据审查’四个关口,确保成案质量。”让胡路区检察院检察长刘振魁介绍。

检察长把关有多严?刘振魁告诉笔者:“每一起案件中,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启动初查程序时机,在相关情况没摸清楚、主要人员行踪不掌握的情况下决不能‘动人’,严防打草惊蛇。

办理某国企干部张某涉嫌受贿专案时,主办检察官认为已经利用公安技术手段锁定了主要涉案人方位,日常活动轨迹也非常固定,报请检察长启动初查程序。

这样还不够,我们务必要确保各主要涉案人员及时、同时到案。”刘振魁认为。

按照检察长要求,办案人员通过‘蹲坑守候’这一最原始方式进行‘二对一’盯梢,并最终确保10余名主要涉案人在24小时内全部到位,没有发生跑风漏气情况。

发挥反贪局长一线指挥调度作用

在审讯环节,反贪局长必须亲临一线,根据案件特性和嫌疑人特点采取针对性审讯技巧和方法;在口供取得一定突破后,及时部署外围核查组调取完善证据,使证据和口供相互认证,全面揭露犯罪。”王成清说。

在审讯某高校原党委副书记徐某、原人事处处长许某时,侦查员发现从二人自身很难入手,似乎一切迹象均“无懈可击”。

经深入分析,王成清认为,司机王某很可能是以上二人为学生办理入学并从中收受好处的中间人。于是,他将大量警力调配到王某的侦查方向上去。通过对其银行卡信息分析比对,发现王某在每年学校招生或就业期间,有16笔5万、8万、10万等较大款项进入;再追踪研判,发现“对手”信息中的存款人家中均有1990年前后出生的子女,以上款项涉嫌行贿的可能性极大。

通过突审王某并与徐、许二人口供对比,王成清再次部署外围取证组获取相关学生家长证言,案件得以顺利展开,行贿线索逐笔落实。

发挥师徒搭档密切配合作用

对于年轻侦查员来说,如何将收集来的信息情报‘穿成串’是最大的学习障碍。今年,我局按照本院‘以师带徒’立体化人才培养战略,采取‘师徒搭档’线索经营方式,由老侦查员在实战中带领年轻侦查员进行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再收集、再研判,提升年轻侦查员捕捉信息、分析研判的能力。”大庆市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马绍德告诉记者。

细节决定成败,师傅刘向东在带我办理每一起案件时,都会提醒我:‘作为侦查人员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要对每一个派生出的相关信息进行跟踪追查,穷尽其价值。’”大庆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员张绍娜说。

按照师傅的指点,张绍娜在办案过程中重点分析比对资金流向、资金来源、轨迹信息等关键环节中的每一个细节,判断出涉嫌犯罪的指向,仅在今年所办某国企干部张某涉嫌受贿专案时,她就主动发现有价值细节10余处,为领导决策和审讯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