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农业向产业化演进

13.08.2015  11:54

        本网讯(赵敏黾)  立秋时节,肇源新站镇10万亩水田稻穗饱满,丰收在望。依托这个高标准水田示范区,智能催芽车间、育秧大棚、粮食产能工程等一大批产业项目集中落地,新型经营主体新增200多个,尤其是与世界最大食品制造商雀巢公司的合作,更是提升了“肇源大米”的品牌含金量。 
        这还仅仅是我市起步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经过积极争取,年初大庆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是东北内陆平原唯一一家,大庆市以此为引领,制定《关于推进大庆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产业化为核心,加快向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演进。 
        构建“1546”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果蔬飘香时节,萨大路沿线两旁棚室连片,装满果蔬的车辆你来我往。作为龙江最大的棚室生产基地,大同区棚室已达8.1万栋,一个集储存、加工、运输和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已然形成。 
        以大同棚室为代表的寒地设施农业,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实施意见,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构建“1圈、5带、4园、6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1圈”即环城都市农业圈,在萨尔图、让胡路、龙凤、红岗等近郊区,构建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空间;“5带”即玉米、水稻、杂粮、奶牛、生猪大鹅五大产业带;“4园”即肇州经开区、肇源大广园区、杜尔伯特德力戈尔园区、大同新河工业园等4个农产品加工园区;“6区”即平原规模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奶牛优质高产、生态有机农业、寒地设施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等6个现代农业功能示范区。 
      重点培育十大产业 
        立秋刚过,肇州二井镇10万亩玉米迎来灌浆期,远远望去,一片绿野,长势喜人。3年来,这里推广10项实用技术,每亩比常规种植高产160多公斤。 
        作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身处龙江第一积温带,又有松嫩两江、乌双两河滋养,大庆农业发展优势独具,玉米、水稻和奶牛都已形成优势产业,伊利、展华、润琦、兴和等1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借势壮大。 
        “面向中高端市场,延伸产业链条,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增加科技含量”,根据实施意见,我市立足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十大产业。 
        玉米产业。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种植效益,建设600万亩优质玉米产业基地,同时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拓展玉米加工转化增值空间。 
        水稻产业。重点建好四方山、东兴、立陡山等5个10万亩以上的水稻示范区,到2020年全市水田面积力争达到300万亩。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延伸深度开发高端产品,到2020年全市大米加工量达到100万吨。 
        乳品产业。到2020年全市奶牛存栏量达到50万头,标准化规模牧场达到1500个,牛奶产量达到240万吨,引导龙头企业多元开发巴氏奶、干酪等高附加值产品。 
        果蔬、杂粮、生猪、禽类、水产、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七大产业,也将借势转方式求高效,加快向产业化演进。 
        健全六大服务体系 
        由传统种植“一条腿”走路变成“多条腿”走路,入社农民年均增收7000元。润琦合作社通过“返聘”“内培”“外转”等方式,让800多家入社农户尝到了甜头。 
        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是向产业化演进的重要保障。根据实施意见,我市将持续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农技创新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市场物流、组织保障等六大服务体系,全力保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