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卫生局召开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议

11.12.2014  14:39

 

12月4日,大庆市卫生局召开大庆市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议,5个区卫生局、油田医疗卫生管理处、8所三级医院的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4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市卫生局机关相关科室负责人,共计100多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大庆市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全面实施。 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部署,大庆是全省继哈尔滨市之后,第二批两所“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省卫生计生委第二批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后,大庆市卫生局高度重视,抢前抓早,迅速行动,全面部署落实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讨论。 11月21日,市卫生局召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会议,深入学习《黑龙江省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指导意见》、《哈尔滨市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建设规划》,并结合大庆实际,对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二是成立组织,落实管理部门。 市卫生局于11月21日就成立了以市卫生系统党委书记、市卫生局局长康立权为组长,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敬彬、李莉为副组长,市级医院、区县卫生局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李莉副局长还兼任医联体管理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医管科。5个区卫生局、8所三级医院于12月2日前,均成立了医联体组织机构及管理办公室。 三是精心安排,做好前期准备。 市卫生局于11月21日会后,立即组织人员起草《大庆市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大庆市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规划》,并在11月25日召开的局长办公会议上予以讨论修改完善。为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前介入、提早准备、提速落实,市卫生局于11月27日,将《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以电子版印发到各单位。 四是组织座谈,广泛征求意见。 11月25日,市卫生局召开由区卫生局、市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分人员会议,广泛征求各单位对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并要求各单位尽快建立组织机构和安排部署任务。 五是科学规划,确定对接关系。 市卫生局按照每个三级医院原则上与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一个医联体的规划,确定了大庆市建立8个医联体,由8所三级医院牵头与4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纵向合作。 六是坚持原则,明确工作内容。 市卫生局在坚持突出重点、前后衔接,政府主导、分层次推进,隶属关系和投入渠道不变“三项”原则的基础上,明确医联体了八项工作内容:统一社区标识,发挥品牌效应;选派业务干部,规范社区管理;社区干部挂职,提高管理水平;安排专家出诊,提升社区形象;完善进人机制,促进人员流动;开展业务培训,分享科研成果;完善转诊制度,建立绿色通道;对接医疗信息,推进院际协作。 七是按照标准,统一制作标牌。 为规范标识,市卫生局为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制作了由大医院名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称构成的医联体标牌。12月5日,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悬挂医联体标牌。 八是正式启动,全面组织推进。 在启动会议上,市卫生局副局长李敬彬宣读了《大庆市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8所三级医院与4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会议现场签订了医联体合作协议,书面印发了《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市卫生系统党委书记、市卫生局局长康立权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提高对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当前首要任务、今后长期工程,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他指出,大庆“医联体”式的医疗服务模式起步较早,如大庆探索实践的三级医院领办社区服务模式被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实行“六个对接”、与名院名医合作共建,开启中国城市优质医疗资源跨学科、跨领域互动交流共享先河等,要巩固这些成果,打造大庆“医联体”全新服务模式。他要求,要强化大局、责任、协作“三种”意识,抓好机构对接、人员互派、专家坐诊、人员培训、双向转诊、信息互通、宣传发动、考核评估“八项”重点工作;落实医院牵头、社区主体、属地管理“三方面”责任,推动我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力争在我市建立起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的新机制,基本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的目标。市卫生局副局长李莉主持会议并在总结讲话中强调,要深入学习,全面传达贯彻市里会议的精神;要迅速启动,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要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大庆市卫生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