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各地紧锣密鼓备春耕

31.03.2015  13:00

  大同:技术培训“上炕头  
  大同区今年的耕种面积有119.5万亩。种子撒进地里,秋天如何能钵满盆满?大同区的做法是,提高种地标准,在农技“含金量”上花时间、下功夫。
  农技培训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眼下在大同区却别有一番新意。
  以前,农技培训是赶集似的办大班,招来听课一帮人。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打呼噜、睡大觉、玩手机,只有少数人记笔记、认真听。
  为啥?“听课人太多,老师讲的东西有限。比如,听课的是种西瓜的,老师讲的却是种大豆。”大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董长信说。
  年后,区里的20多位农技人员带上农技知识手册到村屯,把种玉米的叫一起,种药材的凑一块,种蔬菜的招一帮儿。一屋一个技术员,凑齐后百姓有啥问题先提出,农技人员再解答,临走时谁需要哪种知识手册谁来拿,留下联系方式,有事打电话问。
  这回,农民的积极性上来了。“不来听课,那叫傻。作物真要出病害了,耽误的是钱呀。”许多农民这样说。
  据了解,从年初到现在,县里的农技人员共走了8个乡镇,到过2000多户农民家,发放手册3000余册,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2000多个。其中,大田作物以玉米、药材、花生、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为主,突出“合理投入方有产出”的主题。同时,还就农民关注的大田作物选种、作物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杜尔伯特:备耕资金给力  
  “手头紧,想多投入,就得贷款。”“贷和不贷不一样,多收入的钱比利息多。”对于贷款,杜尔伯特县的村民们感触颇多。
  齐勇是一心乡民主村农民,他已经连续3年贷款备春耕了。县信用联社今年实施“限时办贷”,对已经有评级授信结果并建立信贷关系的老客户,贷款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经过申请、填表、签字等程序,齐勇当天就拿到了贷款。
  有了现钱,齐勇买种子、化肥时选了上好的品种。
  在杜尔伯特县,不仅齐勇一人受益。今春,全县预计需要春耕资金4.96亿元,目前已筹集4.36亿元。
  据了解,入春以来,县信用联社积极采取一系列宽松政策及便民措施,保证备春耕贷款的及时发放。
  为保证贷款早日发放到农民手中,县信用联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乡镇村屯,了解农户种植计划,掌握全县春耕生产的总体形势以及农户春耕生产资金的需求情况,合理测算春耕支农资金总量,做好资金投放的相关计划。同时,县信用联社还扩大农牧民融资渠道,开办以承包土地使用权和农村住宅房抵押贷款。
  贷到了钱,农民备耕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种子到户3900吨,化肥已下摆到户2.48万吨,农膜下摆630吨。
  钱足了,农民敢购买大型农机具了,水稻育秧棚扣的速度快了。今春,全县新购进各种农机具52台套,建育秧大棚9000栋,完成扣棚8430栋。
   林甸:多种豆子多种“  
  林甸虽是半农半牧县,但今年的豆类和青贮种植面积却增加了22.5万亩。
  为何增加了经济作物面积?
  县农业局副局长戚焕春说,这两年绿豆、红小豆的市场价格一直看好,加之国家对大豆种植有优惠政策,也就是说,只要秋后种出豆子,农民就亏不了。
  早就名声在外的“林甸豆腐”,这几年销路很好。县里的10余家豆腐坊每年需要大豆100万斤左右。亩产按300斤计算,100万斤大豆需要3000多亩地来耕种。
  “大豆,除了县内的加工作坊消化一部分外,还有10余家豆类粗加工企业购买一部分,再外卖一部分。”戚焕春说。
  种出的豆类有好去处,2.5万亩青贮也有指性。
  青贮是奶牛的主要草料。记者在林甸县畜牧兽医局了解到,2015年全县计划实现奶牛存栏16.6万头,而2.5万亩青贮能生产15万吨饲料。也就是说,一头牛一年能吃上近一吨的本地青贮饲料。
  为了种好青贮,县里对建永久性青贮窖的养牛场(户)、青贮合作社进行扶持,购专用青贮收获机和饲料粉碎机,在国补基础上,县级财政再给予补贴。
  有了政策做支撑,农民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建青贮窖达45处、窖容达7.8万立方米,购置青贮收获机、秸秆粉碎机和TMR饲料搅拌机共100多台。
  戚焕春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在提高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种植业结构要进一步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生产。今春,县里增加豆类和青贮的种植面积,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肇源:撒下良种奔丰收  
  素有鱼米之乡的肇源县,水稻可谓县里的“主打品牌”。今春,稻子怎样种、种多少、啥品种?
  日前,在肇源县农业局获悉,今年这个县的水田面积达92万亩,新增4个口感好、品质优、食味性强的上好品种。
  有了好品种,米才好。米好,口碑就好。口碑好,市场才旺。
  “我们的稻米一年比一年好,已经达到了优质米的标准,为了让百姓的稻子多卖钱,县里优中选优,从五常二所、省农科院、吉林农科院引进新品种。这不,秧还未插,新站镇就与‘雀巢’签订了3000多亩的订单。”县农业局副局长殷广峰说。
  据了解,肇源县共有15个乡镇、7万户农民种稻。今年,这个县的大部分农户使用优质稻种,达322万斤,有5万农户的田里将插上优质稻苗。
  有了优质良种,如何育出好苗、壮苗?殷广峰说,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稻农们改变了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催芽模式,而是集中在一起,让智能化催芽车间唱起了“主角”。
  据介绍,智能化水稻催芽技术全程采用计算机及专用软件管理,实现水稻种子温度控制、供水间隔时间、喷淋调温等智能化管理,大大缩短了催芽时间,可延长水稻生育期5到7天,提高有效积温200度,不但省种、省工,还降低了育苗成本。
  据了解,智能化催芽技术能够增加水稻产量,每亩地能增加200斤左右,按市价1.5元每斤算,一亩地能增收300元左右。
  目前,全县智能化催芽车间已经建了14个,催芽能力达到3000吨,能为85万亩水田提供优质芽种。4月2日,这个县便要开始播种育秧,现在育秧棚已扣好,模盘已摆上,只待催芽完毕。
  肇州:监管直通农户家  
  肇州县今春需要种子0.38万吨、化肥7.2万吨、农药365吨。目前,已下摆种子90%、化肥70%、农药35.5%。
  农资店把种子、化肥等物资售出就万事大吉了吗?农民购到家里的农资就没问题吗?
  为了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肇州县委、县政府坚持“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的原则,健全农业、公安、工商、质监、物价部门联动机制,以问题品种、问题经营门店和流动商贩为重点对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资市场监督检查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全县农业生产安全。
  肇州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张云峰告诉记者,农民在外地购种,一旦产生质量问题很难维权。对于农资店,县里改变以往查品种、查来源的方式,重点检查资质、批次、种子包装说明、种子生产许可证号等。除了农资店,执法检查组还深入农户家中查看种子,如果有越区或旧种子等不适合种植的,立即查处。
  从年初到现在,累计检查农资市场和农资经营业户284个(次),查处未审定品种6个,暂扣种子4200斤,同时责令经营业户停止经营。
  “不是检查一次了之,为了加大力度打击违法违规,日前由主管农业副县长带队,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再次深入农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深层次排查,切实抓住了问题要害。这是几年来监管力度最大的一次,也是今年备春耕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农民只有买到货真价实的种子,才能种好地多打粮。”张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