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 产业项目建设龙腾虎跃

04.11.2014  12:56

  核心提示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强调,要按市场规律挖掘组织文化元素,打破体制障碍,打破不能产生合理效益的权属关系,注重规模效益,形成合力,通过实体项目推动,形成产业氛围,形成注意力,推动我省文化产业实现更大发展。

  9月26日,坐落于大庆黑鱼湖畔的黑龙江国际艺术村竣工揭幕。艺术村总投资6.66亿元,占地188公顷,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设有艺术景观区、艺术创作区、艺术培训区、休闲健身区、生态养殖区五个功能区,是集文化和旅游为一体的我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正是大庆文化产业这条耀眼夺目的“项链”,串起了黑龙江国际艺术村等一颗颗璀璨的文化项目“珍珠”。

  先行先试,敢破敢立。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文化产业战略支点和龙江西部文化产业项目聚集区,近年来,大庆文化体制改革风生水起、勇站排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龙腾虎跃。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殊荣,文化创意产业园跻身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行列。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比五年前增长4.8倍,为大庆建设宜居宜业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条件和产业支撑。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文化发展活力四射

  2009年7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2010年2月完成“三局合一”改革,2010年5月成立大庆新闻传媒集团,2010年9月组建大庆文化集团……几年来,大庆以拓荒精神,逐步探索出一条“市场化引领、集团化组合、企业化运营、品牌化提升”的文化体制改革新路。

  以重组整合为抓手打造文化企业集团。把转企改制与资源整合结合起来,通过“同质整合、人力聚合、品牌融合、资产组合”的跨媒体重组模式,整合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组建大庆新闻传媒集团;通过“定位文态、融合业态、塑造形态、优化生态”的跨行业重组模式,整合文化、体育、旅游优质资源,组建大庆文体旅集团。两大集团整合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2013年经营收入分别比改革前增长3倍和2倍。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非时政类报刊改革。着眼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将《岁月》杂志社从市文联剥离出来,组建大庆岁月杂志有限责任公司;着眼于整合资源、对接市场、上市运作,对已随大庆新闻传媒集团整体转制的报刊实施公司化改组,以《大庆广播电视报》为班底,组建了百湖早报有限公司;着眼于提升办刊质量、开拓外埠市场、扩大发行范围,对有全国发行权的报刊实施代理制经营,将《家庭文摘报》广告和发行权有偿交给中介公司,最大限度降低经营风险和压力。

  以转变职能为方向推动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大部制、大文化”要求,整合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个部门职能,成立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按照“统一权责、统一执法”要求,对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的文化广电领域执法队伍进行重组,组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实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由主抓直属单位向倾力服务社会转变。

  以政策环境优化为关键点,不断完善文化发展保障体系。

  着力强化组织保障。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财政优先保障领域、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一同研究部署、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成立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委常委会经常听取文化建设汇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学键和市长夏立华多次作出指示,市人大、市政协积极开展专项视察调研,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企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大力优化政策保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意见》、《关于推动文体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8个政策文件,对转制单位在财政、税收、人员安置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在组建新闻传媒集团和文体旅集团时,市财政以文化企业发展扶持资金的方式保证对原转制单位的经费投入力度不减;具有事业编制的人员转为企业员工,原事业身份记入档案,养老保险交纳比例不变,可按事业身份调转。

  努力固化资金保障。在投入方面,设立“大庆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重点文化企业发展、重要文化品牌培育给予贷款贴息、项目补贴、配套资助、成果奖励等支持,仅2011年,市本级财政用于文化建设的投入就高达1.5亿元;在用地方面,按工业用地价格出让,每平方米超出100元部分返投企业;在税收方面,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100%、后两年50%返投企业,专项支持自主创新和扩大生产。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产业动力跨越升级

  近年来,大庆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加以推进,通过做大文化项目、做强文化企业、做优文化品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跨越升级,一批大项目应势而生、龙腾虎跃。

  抓好园区承载。编制完成《大庆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黑龙江(大庆)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专项规划》,构建起以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为核心牵动,以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等十大园区为平台承载,以文化创意等六个产业为延伸链条的“一区十园六链”产业格局。园区总占地面积661万平方米,入驻项目40个,计划总投资115亿元。截至2013年,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到4500多家、从业人员突破3.5万,文化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幅55.3%。建立芦苇画产业开发等县(区)级文化产业基地17个,2013年实现经营收入9.7亿元,成为大庆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

  抓好工程开发。坚持集群化发展,引进了一批投资总量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大型文化产业工程。2013年新建续建文化产业工程23个、总投资38.67亿元。其中,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核高基”项目的“新华08”,主营能源资讯、商品交易、产权交易、资信评级、会展论坛等5个业务板块,与广州振戎公司、上海易贸集团、昆仑银行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3年实现交易额310.8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园总占地面积40.39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歌剧院、博物馆等项目投用,二期工程百湖影视基地、数码设计大厦等项目年内将全部投入运营。

  抓好文化开放。不断深化与中演院线、中国国际演出院线等演出联盟、电影院线和体育场馆联盟的合作,引进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施特劳斯王朝交响乐团等来大庆演出。成功举办5届文博会,实现销售收入1.27亿元。组织“大庆元素”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征集15省市优秀作品1172件。话剧《铁人轶事》、舞剧《鹤鸣湖》进京演出,话剧《大湿地》、舞剧《绽放的生命》等文艺精品全国巡演900多场。大庆书画、版画、管弦乐团等分赴法国卢浮宫、韩国大田、奥地利维也纳等地展览和演出,大庆歌舞赴美国拉斯维加斯驻场演出《熊猫》。

  品牌引领,塑造大庆文化特质,提升大庆文化影响力。打造了以黑龙江(大庆)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为引领的产业园区品牌,以新华08为核心的能源信息资讯品牌,以新闻传媒集团、文体旅集团、油田文化集团为代表的企业龙头品牌,以黑龙江国际艺术村、百湖艺术群落为平台的艺术家群体品牌,以舞蹈、话剧、小说、版画为重点的艺术精品品牌,以纳奇、华拓、锦华联为典型的数字内容品牌。

  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万马齐奔。截至目前,百湖影视创意基地影视创作中心、多功能演播厅、数码印务中心等已投用,数码传媒大厦主体工程已完工,艺术总部大厦16层建筑已封顶。联想科技城云计算数据中心主体施工全部完成。龙凤湿地公园完成投资12.3亿元,黑龙江新媒体产业基地完成投资6000万元,国际动漫城高层建筑桩基础完成10栋,兰德湖红酒婚庆文化主题广场完成投资1.5亿元,5栋酒庄主体封顶。阿木塔蒙古风情岛景区二期别墅区、哈萨尔祭祀宫、赛马场已投入使用。百湖数码设计大厦已入驻企业10余家,市图书馆开馆以来已接待读者40万人次。百湖艺术群落一期举办英国艺术家约翰·普雷斯顿及珍妮·桑德的铜版画作品展等10余次,二期入驻率达90%,举办书画、书法等展览10余次。奥林匹克公园先后承办了东北三省速度滑冰爱好者邀请赛、2014WCBA全明星赛、国际车展等活动10余场次,观众达8万余人。

  最先组建文体旅集团撬起大庆转型新支点

  2010年9月,大庆文化集团成立,成为全省首家地市级以专业文艺院团为主体的现代企业集团。歌舞剧院、话剧院、交响乐团、书画院、电影公司等齐身投入改革大潮,实现了多种类型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步推进。

  依照“组建大集团、发展大产业、繁荣大文化”的战略构想,2012年2月28日,以原文化集团为基础,整合大庆奥林匹克公园(包括体育馆、游泳馆、速滑馆、新闻中心)、体育场、油立方等国有单位资产,组建大庆文化体育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总额达到30亿元,在职员工近800人,拥有演艺、电影、体育、旅游等15家子公司。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构筑新的体制机制,奠定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大庆文化、体育、旅游三大产业综合发展走向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主要运营平台、投融资平台和大庆市接续产业的重要支柱。如此大规模的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实质性整合转制,走在了全国前列。

  大庆文体旅集团从体制着手,打造现代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精简高效的公司组织架构、推行公平公开公正用人和培育人才机制、执行岗位绩效薪资管理办法、拓展主体多元资金融通渠道,文艺精品硕果累累,场馆运营有条不紊,旅游产业初步成形,电影票房稳中有升。

  由该集团创排的大型舞蹈诗剧《鹤鸣湖》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的国际精编版舞剧,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并作为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献礼剧目进京演出。已累计演出110场,观众达15万人次。环保题材话剧《大湿地》代表我省向党的十八大献礼,获评文化部、财政部舞台艺术精品剧目重点扶持项目。根据“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创排的舞蹈诗剧《绽放的生命》,在全省巡演百场,受到好评。电影《铁人王进喜》走进北京20所高校,演出100场,荣获第四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优秀影片大奖。

  开发了《我只在乎你·邓丽君金曲交响音乐会》、《石油秀》等主打产品,市场化运营《一个女人和X男人》等驻场演出剧目。创办《2014大庆交响音乐季》,国内业界顶尖大师陈佐煌、刘云志、李心草等加盟执棒,掀起高雅艺术欣赏热潮。选派12名演员承担《熊猫》全部舞蹈演出任务,大庆舞蹈首次登陆世界娱乐之都美国拉斯维加斯。加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演院线,引进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国20余家艺术团体来大庆演出。

  电影产业实现扩张,票房连续三年稳定突破1000万元。大庆版画作品参加俄罗斯文化博览会、英国首届世界青年艺术节等艺术盛会近10次,有8幅作品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双年展”最高奖、“台湾第十五届国际版画双年展”优秀奖等奖项。2013年8月,大庆文体旅集团在北京宋庄成立“百湖时代艺术空间画廊”,大庆书画正式进入全国书画艺术核心集散地。

  总投资15.7亿元的大庆体育场和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主题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包括体育馆、游泳馆、速滑馆、新闻中心四个单体工程),今年已陆续完工并投入使用,具备了承揽国际大型赛事的能力。已承办中国WCBA全明星女子篮球赛等各类活动和体育赛事20余场次,观众人数达25万人次。由上海世博会整体迁移至大庆的石油馆开馆以来,接待1320场、游客20余万人次。

  2013年,大庆文体旅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近5700万元,是改革前的3倍。先后荣获文化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先进单位”、国家四部委“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优质资源强强联合传媒巨舰扬帆启航

  2010年5月,大庆市委、市政府着眼媒体竞争格局和发展大势,将报业、广电两大传媒集团强强重组,成立大庆新闻传媒集团。着眼跨越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扭住改革创新“两大主题”谋篇布局,新集团“集聚效应”和“倍增效应”涌流释放,媒体改革风生水起、产业效益节节攀升,实现了以政治为统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优化。

  大庆新闻传媒集团现下辖两台、五报、两网和影视、动漫、印务、新媒体、会展、书刊出版、旅游、物流、房地产、婚庆等20多家文化产业公司和相关企业。

  整合新闻资源。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的掌控机制,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管好媒体的基本价值取向。成立重大报道“特种部队”,抽调各媒体精锐力量,组建集团新闻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媒体、多业态新闻产品供给模式。新闻中心对重要时政报道、重大战役报道统一指挥协调,各媒体结合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更加紧密、关注民生公益更加贴近。报业优化总体布局,实现市场细分、差异定位、风格各异、优势互补的最佳定位和组合,形成具有大庆特色的品牌化策略、差异化营销模式。通过整合新闻资源,初步形成了强化主旋律和喉舌功能的管控体系,形成了新闻宣传的质量优势和规模效应,形成了“思想统一、文化融合、优势互补、运转高效”的新闻宣传新格局,切实履行和承担起了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很好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信息需求、娱乐需求。

  短短几年间,《大庆日报》进入全国地市报业50强,《大庆晚报》品牌价值超10亿元,《大庆广播电视报·百湖周刊》被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授予“全国著名品牌、改革创新示范”称号。2012年8月,《百湖周刊》与吉林省松原市广播电视总台共同出资500万元,推出《东镇周刊》,逐鹿松原报业市场。不仅传统媒体如此强势,就连由该集团承办的“微大庆”,日前也成功入选“2013-2014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

  广告主业流金淌银,各媒体收入总额均创历史新高。2011年,集团累计广告收入2.8亿多元,同比增长4000多万元。其中,《大庆晚报》创收首破亿元,利润3900万元;电台广告创收由3509万元增长至4506万元,增长28%;《百湖早报》每期广告创收40余万元。

  依托人才、技术、设备、市场优势,打造传媒产业链,形成以影视、印刷、会展、视频创意、艺术教育、动漫制作、平面设计、图书出版发行、节目创收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投资4亿元兴建百湖影视创意基地,计划投拍三部电视剧、四部电影,其中《毒刺》创利近300万元。集团会展公司打造的文化博览会已成为大庆重要的文化会展产业品牌,每场会展平均赢利近数十万元。广电艺校仅2011年毛利就达到近百万元。投资1亿元组建百湖印业股份有限公司,形成精品包装、报纸印刷、书刊印刷、数码印刷四大产品系列。

  依托传媒得天独厚的影响力、公信力、策划力资源,做好多元产业文章,形成了以物流速递、婚庆、旅游、购物、酒吧、土特产品经销、户外广告、利买商联、保洁服务等为主攻方向的基本产业框架。计划投资2亿元,力争将阿木塔蒙古风情岛景区打造成我国东北区域差异最大化的以蒙古族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文化景区。启动运营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的黎明河休闲水岸,引领大庆时尚休闲夜文化。物流公司重点发展中通速递、DM广告、媒体购物等行业,2011年创利200余万元。成立唯我独尊文化娱乐公司,开发了多种礼品、纪念品、运动衫、茶具以及场地广告冠名等。 2010年,大庆新闻传媒集团整合当年实现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33.8%;2011年实现总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38%;2012年实现总收入近6亿元,同比增长20%。先后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媒体单位”、“中国媒体华表奖——最具公信力媒体品牌”、“金长城传媒奖——中国十大城市传媒集团”等荣誉称号。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