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晋升市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黑龙江省仅有两家

06.02.2015  11:58

  本网讯(赵敏黾)  近段时间,我市农业战线捷报频传,继第三次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后,又被确定为市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大庆市凭借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科技推广、产业发展优势,以“工业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为主题,积极争创市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过省内竞争性选拔和国家实地调研、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将在主导产业发展、农业设施装备建设、科技推广应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获得政策、项目、资金重点扶持。
  近些年,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正步入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工作上,可谓是有信心有实力。 
  首先要说的是优质粮食、安全牧业、绿色果蔬“三位一体”战略。我市着眼增产增效,2012年开始推行示范区建设模式,建成万亩以上市级示范区25个,示范区粮食亩均增产300斤;克服十年九旱气候条件兴建水利设施,改造万亩以上灌区23个,建成高标准旱涝保收田660万亩、“节水增粮”面积63万亩;加快推进机械化作业,重点装备大型整地、播种和收割机械,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去年粮食总产106.7亿斤,用不足全省6%的耕地产出了10%的粮食。 
  粮食生产实力强劲,安全牧业基地效益整体提升,由过去规模扩张、量质并重进入集约发展时期。2010年开始实施“三退三进”工程,推动畜牧养殖工厂化、标准化、现代化,目前基本实现了“两牛一猪三禽”全覆盖,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94个,规模化养殖比重突破70%,大庆成为全国牛奶生产强市。 
  要说粮食生产和牧业是老牌劲旅,那绿色果蔬生产则是最近几年的实力新兵。我市瞄准打造东北一流绿色棚室果蔬生产基地目标,累计建设棚室30万栋,并与航天五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高新特精品种,同步建设储运销相衔接、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式流通体系,全年果蔬产量突破50亿斤。 
  “三位一体”增强了大庆农业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农业增加值近5年年均增长10%以上,特别是保证了农民持续增收,不仅年年有好收入,而且月月有进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今年实现12443万元。 
  说完“三位一体”,再来看看一直坚持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我市始终用工业化思维抓农业、用服务业视角谋划农业,深度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加速转型升级。推动了农业由传统耕作向集约生产、由一家一户向规模经营、由提篮小卖向集成营销转变,农业生产标准、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 
  催生了新兴业态,重点延伸拉长黑土玉米、沿江水稻等产业链,嫁接催生了农业物联、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不仅农业增值增效,而且形成了三次产业互为支撑、互相带动局面。 
  引领农民现代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园区、进牧场、进车间、进棚室,成为全民创业的生力军。 
  大庆市还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核心,统筹在“地、水、草、林、气”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统一。同时,利用改革的思路办法破解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激发体制活力,释放改革红利。以土地流转为重要突破,推动了农业规模集约经营;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要牵动,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以创新金融服务为重要支撑,增强农业持续投入能力。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市将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现代农业升级发展,为建设龙江农业强省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