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庆棚室总量要达到27万栋

19.06.2014  11:38

        本网讯(赵敏黾)  6月14日,凌晨3时15分。 
        在东风新村万宝早市,蔬菜经销商刘春江铺好摊位,从车上搬下一箱豆角打开:“这豆角‘睁眼喽’!” 
        站在刘春江摊位旁,记者对“睁眼”一词大惑不解。 
        这天凌时许,记者赶到九区批发大市场,与刘春江如约会面。 
        刘春江,老家在林甸县三合乡,今年四十出头。一辆松花江微型汽车、几只空纸箱,是他上货的全部装备。 
        “什么货?”一辆车刚刚停稳,刘春江当头便问。 
        “今天是新货,换‘窝子’了,全是豆角!”车主直截了当作答。 
        刘春江追问一句:“睁眼吗?” 
        “放心,保证‘睁眼’!”答话的同时,这位车主脸上现出自信的表情。 
        听着他们二人像对接头暗号似的对话,记者对“睁眼”二字满腹狐疑。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刘春江和其他蔬菜批发车主不停地搭讪。对话中,不断出现“睁眼”一词。只要对方用肯定的语气作答,刘春江二话不说,把自己的空纸箱交给车主,再把对方装满蔬菜的纸箱搬上自己的车。 
        凌晨2时30分,刘春江的微型汽车装上了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六样蔬菜。他先把车开到格林小镇附近的早市卸下一批货,他媳妇在这里摆摊,之后再到万宝早市自己的摊位。 
        刘春江的“睁眼喽”三个字一出口,对面摊位的摊主投来羡慕的目光。 
        不多时,整个早市的摊位已摆放得密密匝匝,三三两两的市民开始出现在摊位前。 
        “西红柿来两斤!”一位白发长者也不问价,直接蹲在了刘春江的摊位前。 
        “大爷,买西红柿咋不问价?”记者问正在挑选西红柿的老人。 
        老人说:“这段时间,他不卖外地菜,上的都是本地菜。本地的西红柿都是自然红的,而外地运来的西红柿是“”红的,口感不行。” 
        刘春江摆摊做蔬菜生意已好多年了,什么季节进什么货,早已了然于胸。 
        “那‘睁眼’是什么意思?”记者问。刘春江又拿起一把豆角:“这是大同来的,不烂尖儿,不长斑。外地长途运输来的,有时候一开箱就已发霉了。质量好、口感优,就叫‘睁眼’。菜‘睁眼’了,我的腰包也就跟着‘睁眼’了!” 
        一早上的忙碌,到上午9时散市,刘春江的一车蔬菜所剩无几。他拢了一下账,这个早晨少说也得赚500元。这时他告诉记者:“要是大庆没有这么多的大棚,上哪挣这么多钱去啊!” 
        车远去,留下刘春江的一串笑声。据市农委资料显示,我市棚室发展速度飞快,去年我市本地蔬菜自给率已达65%。今年我市棚室总量要达到27万栋,果蔬产量将达到40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