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用"高新动力"书写盐碱地上的"中国传奇"

18.06.2014  13:13

  黑龙江日报记者 李飞

  22年前,一片盐碱地上,一群创业者挥锹铲土,埋下一块奠基石。22年后,小小的“”裂变为大大的“”和“”:累计开发土地近54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00多万平方米,聚集3481家企业,其中各类科技型企业1300多家。

  在“超越前人、超越权威、超越自我,创新、创业、创优”的旗帜下,大庆高新区勇于担当,成为领跑大庆经济城市转型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增长极、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和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

  这里汇集着磅礴的“高新动力”,遒劲地写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中国传奇”。

   (一)吹响“进军号”大庆新经济强劲起搏

  20世纪90年代初,着眼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和大庆市委、市政府做出辟建大庆高新区的战略决策。1992年4月10日,大庆高新区动工建设,吹响了大庆“二次创业”的“进军号”。作为全国唯一依托石油石化资源优势辟建的国家级高新区和东北首家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22年来,大庆高新区全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现代化城市核心区。

  近三年来,按照大庆市委“建设大庆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核心示范区和高科技先导区”的部署,大庆高新区坚持改革创新,步入发展新天地。

  坚持顶层设计、谋划路径,聚焦产业、链群发展,产业体系形成框架。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引建扶”一体化推进。引建沃尔沃、忠旺、联想、绿地、新华08等16个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大项目,全区收入超亿元企业45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5家企业晋升全省百强,“三主三高”产业框架初步建立。

  坚持拉开框架、提升功能,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现代新城已见雏形。着眼于“产城一体”,实施“双核驱动、三园整合、四城联动、一体发展”空间战略。规划管理范围由208.5平方公里扩展到665.1平方公里,新建成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等重点项目88个,新开发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新增建筑面积580万平方米。

  坚持聚集要素、完善体系,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着眼于科技创新,实施创新发展策略。新建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100多万平方米,技术共享平台达18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建成38个,新增孵化企业200家、专利551项,产业化项目150个,科技创新投入超过110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91家。

  201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655亿元、工业增加值542亿元,接近大庆地方工业的50%;财政收入45亿元。在全国105个国家级高新区最新评价中,大庆高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跃升5位和4位,位列第24位和第15位。

  大庆油与非油经济比重,21年间由85:15调整为42.8∶57.2。随着新经济的强劲起搏,2013年大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3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2000亿元,地方经济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70%。打破“油枯城废”的魔咒,大庆可持续发展能力高居全国资源型城市前列,为世界石油城市新生贡献了“大庆范本”。

  九台之上,旌旗猎猎。大庆高新区创造的“大庆高度”,已由历史测定,并由未来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