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组团“抢单”俄罗斯

02.07.2014  11:29

  记者 桑蕾

  升级后的首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首次揭幕就受到了央企的热捧。20几家央企组团前来参展、洽谈,这在中俄博览会的“前身”——哈洽会24年的历史上绝无仅有。位于B厅的央企展区成为本届博览会的亮点之一。

     重量级的座谈会

     2020年前双边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

  6月30日,中俄地方和企业家座谈会在哈尔滨举行。这次会议两国均派出了重量级人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共同规划两国经贸合作今后发展方向。

  汪洋在座谈会上直言,中俄两国全面务实合作大戏已经拉开序幕,今后两国地方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中俄博览会这样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推进大型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中国市场巨大,俄罗斯则有很好的科技发展水平,两国合作一定互利共赢。

  罗戈津也表示:“我想向中俄投资者保证的是,俄罗斯政府对于投资项目完全支持。我们两国领导人此前制定目标,2020年前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我认为,如果我们保持快速的发展速度,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大型(投资)项目,将中俄能源连接到一起,那么我们就能提前完成这一目标。”

  有了两位重量级人物的铁口直断,参与座谈会的企业信心十足。抢发言、说优势,座谈会成为地方和企业的招商和广告发布平台。

     驶向莫斯科的列车将启程

     我们就是要在中俄博览会上“要”订单

  其实中俄之间的商贸合作信息,在消息灵通的企业界早有耳闻,并且迅速行动。

  B厅,俄罗斯馆,自博览会开幕后就人潮涌动。刚一进门,中国北车集团的一架高铁列车模型夺人眼球,列车上“北京——莫斯科”的标牌更让人感兴趣。“北车集团要向俄罗斯市场进军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来自北车集团的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聂翔说:“中国的轨道交通技术目前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俄罗斯地域辽阔,双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

  自李克强总理成为中国高铁“超级促销员”后,中国轨道交通的实力正逐渐被世界认知。“轨道交通是‘中国制造’的标志性产品,中俄博览会是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展台,北车集团就是要在这里向俄罗斯展示实力,直接‘要’订单。”聂翔说。

  相较于北车集团在博览会上的“处女秀”,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是哈洽会上的常客。他们在白俄罗斯投建的“中白工业园”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中白工业园高级政策经理詹望在博览会开幕后就一直忙碌,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我们正在招商,范围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精细化工产业、高端制造业、仓储物流等方面,很多国内企业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尤其是一直想借黑龙江这个对俄贸易桥头堡找寻俄罗斯及远东市场的台湾、香港企业前来咨询的人更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和中工国际一样,中国建设、中国一重都因为已经在俄罗斯及远东地区有了合作和订单而受到俄罗斯朋友的关注,这些项目涉及石油、天然气、航空、电力、核工业、商贸中心、综合社区开发、对俄融资等领域,正是中俄两国贸易将集中发力之地。

     技术合作谋求再升级

    占领行业高地,形成产业优势

  展区内接待访客络绎不绝,展区外各方洽谈紧锣密鼓——中俄大型企业项目合作对接会、中俄农业合作圆桌会议、中俄卫星导航工作会议、第五届中俄企业贸易对接会……1日下午,中俄“一五”援建项目航空及其新材料、数控机床配套合作对接会格外引人注目。来自沈飞、中航工业、武汉重型机械、齐齐哈尔重型数控、哈飞集团的央企代表和黑龙江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和俄罗斯的企业家、技术人员共同洽谈双方在航空、数控领域的合作项目。

  在会议开始副省长孙尧就表示,前来洽谈的中方企业中有不少是50多年前由前苏联专家帮助建设起来的,中国企业一直非常感激当年的帮助。此次会聚,就是要在50多年前奠定的基础上再次携手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和有效的配套合作。中俄联合研制大型运输飞机项目合作备忘录的协议在会议上签约。据悉,合作项目的实施有望使黑龙江成为国内大型宽体运输机、多用途轻型飞机研发制造基地,并占领产业高地,形成优势。

  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吴冈对记者说,接下来的几天双方还将进行更为详细的对接,相信还有更多的好消息不断传来。要订单谋合作,交流技术谋双赢,在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由首届中俄博览会拉开的央企对俄贸易“抢单”行动已经全面升级。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