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11.12.2014  19:15

      哈工大报讯(罗佳茂/文)我出生在四川省郫县的一个偏远农村,父亲用已经磨出了老茧的手和压弯的腰支撑了整个家。很小的时候我便在紫红的土地上干农活,甚至还经常骑着三轮车半夜里去市场卖菜。尽管生活如此艰辛,我仍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县里最好的高中。所以当同学们还在忙碌地备战中考时,我已经到县里的建筑工地上打工。
      背铁皮墙、打铆钉、背钢筋、搭隔离栏,稚嫩的肩膀和双手磨破了,我也没掉过一滴眼泪。我想,既然出身无法选择,那就微笑面对生活的苦难。那时我才15岁。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为了赚取生活费,我在餐厅当过服务生,在林场给树刷石灰,发传单、做家教…在我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寒暑假,也没有周末,只有汗水沉淀在衣服上的盐。从中学到现在8年多时间里,我没有用家里一分钱,上大学后因为有了国防生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我还能接济家里一些。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不幸的,但我却觉得自己很幸运。在汶川地震中,我所在的教学楼在我们逃出去之后才倒塌,而附近的聚源中学倒了,1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下。回过神来的我立刻参与了救灾活动。然而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大部分却是同学们血肉模糊的残肢断臂,现场只有父母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和救护车的哀鸣,操场上是一排又一排白布遮盖着永远离我们远去的同胞。人生中最刺痛人神经的无非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离你而去,听着他们在水泥板下渐呼渐弱的声音,最后只留下殷红的血迹和绝望的悲哀。经历这次空前的灾难,我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立志要好好活着,要活得精彩。在抗震救灾活动中数十万人民子弟兵与百姓众志成城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决定去部队建功立业,为人民筑起绿色长城。
      高考时,我毅然报考了哈工大国防生,并被录取到能源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开学典礼上第一次听到哈工大精神,让我产生了共鸣,“爱国、求是、团结、奋进”,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吗?国之所托,军令如山,我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军人,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平均每周10小时的体能训练之外,我还给自己加码。同时,我竞选国防生副班长,加入国旗班和国防生宣传组……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锻炼使我成为精神上和体质上的强者。我代表学院参加过环校接力赛,代表国防生参加过定向越野比赛,代表学校参加过黑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挥汗如雨的磨练中,军人的使命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科技创新是我大学生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我申请进入高继慧教授课题组学习,因为有了大一年度项目二等奖的基础,所以我信心满满地将新的立项报告交了上去,但拿到老师的修改意见后我惊呆了:报告被用红笔画了很多道,从整体结构到标点符号,红线像是蜘蛛网遍布在我的报告上。我深刻体会到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深刻含义,从此我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为了赶进度,常常晚上寝室都熄灯了,我还在和组员讨论问题,查阅文献;很多时候甚至通宵在实验室做实验;更有课题组例会开到后半夜被锁在寝室门外的经历,后来连看门的大爷都认识了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我们小组研制的“便携式仿生空气取水装置”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便携式行走发电装置等数个小创作。目前,作为第一发明人,我已经申报发明专利3项。披荆斩棘的创新之路上,坚持是我成功的秘诀,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坚持做好每一个细节,坚持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
      成长路上有磨难,更有好心人的帮助,因此我一直心怀感恩。我希望自己更快地成长,把光与热带给更多需要的人。这就是我的大学生活。我想说,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意志;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志向。是一棵树,就要参天屹立;是一株花,就要绚烂无比。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奋斗中绽放最美丽的青春!

编辑:张东杰 来源: 哈工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