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奶牛养殖大户孙广民围着奶牛“赚”

02.02.2016  10:40

  本网讯(赵敏黾) 这年头干啥都有风险,养殖业更是如此。市场一有风吹草动,轻者白干,重者血本无归。如此一来,如何抵御风险,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听说大同区老山头乡永泰村的奶牛养殖大户孙广民应对风险有一套,记者前去一探究竟。   
  孙广民在当地确实挺牛气:4万平方米的养殖小区外加近200头的奶牛。而且人家的扩建工程已经启动,到今年6月份,奶牛的数量将突破500头,产值也将达到200多万元,这规模在全区也是数一数二。   
  每当说起现在的辉煌,孙广民都会说起过去的日子。2013年底,厌倦在外打拼的孙广民和妻子回到老家永泰村,经过一番“巡视探访”,两口子选择了奶牛养殖这个行当。这与当地政府扶持畜牧业的政策一拍即合,随后,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养殖场所,并为他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干就要干出个样来,不能辜负了人家的支持。孙广民在心里和自己较上了劲。从建场到选牛再到销售,没一样不操心的,啥事都亲力亲为。   
  那些日子,孙广民整天在养殖场里摸爬滚打,可几个月下来,一算账,腰包不但没鼓还瘪了不少。   
  干付出却不见收益,谁不着急啊。仔细一琢磨,孙广民找出了原因。“草料贵、奶难卖。”孙广民说,那会草料都是在周边买,所以每次的运输费就不少花,赶上草料少时,卖家坐地涨价是一点招儿都没。再加上刚开始做这行,没有固定销路,奶子也卖不出去。   
  找出了原因,孙广民决定在经营模式上动动脑筋。于是,三种运作模式“横空出世”。   
  一是提早贮草料,一次性购买充足的草料存在养殖场,降低饲养成本。   
  二是合伙经营,找到蒙牛乳业合作,牧场按奶企要求进行规范化饲养,奶企负责回收牛奶实现共赢。   
  三是繁育牛犊,遇到行情不好时可以卖小牛犊回补效益。虽然这效益是最小的,但也是最保险、最稳定的。   
  如此一来,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贮草料,一年为他剩下了几万元的开资,降低了饲养成本。合伙经营使他家的牛奶销售畅销,收入自然不用担心。繁育的牛犊也在以上两者的“保障”下,增添了额外的收入。三种模式并立,使孙广民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更强了。   
  听完了孙广民的养殖“三部曲”后,记者又来到他的养殖场转转。   
  记者看到,孙广民家的牛个个膘肥体壮,吃的都是苜蓿、喝的都是温水、住的都是沙床。   
  “现在我这有100多头牛,每日产奶能达到两吨,全部卖给蒙牛乳业,一年对付百万元没啥问题。”孙广民说,当前,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建完新的小区,因为年后就要购买牛犊,只有增加牛棚面积才能扩大养殖规模。他计划今年购买200头牛,力争几年内发展到500头的养殖规模,为家乡增加产业品牌,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