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捐赠为何总变成家长埋单?

17.09.2015  18:48

  中秋节快到了,广州部分小学的家长为买月饼颇费周折,因为他们要完成孩子交代的作业———买月饼献爱心。原来,不少学校都发出了向孤寡贫困人群献月饼的倡议,虽然学校说是自愿捐赠,但很多孩子都把这看成了一场班级竞赛。捐献月饼因此成为一场攀比。(9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学校组织学生向孤寡贫困人群捐月饼、献爱心,无疑是想培养孩子的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初衷可谓美好。但此次活动中,爱心月饼的捐赠主体十分模糊———学校征集、学生动员、家长掏钱,这月饼到底算是谁捐赠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捐赠事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虽然是以学生的名义募捐,但家长却是最终的埋单者;虽然学校只是代为传递爱心物资,但爱心活动的成绩往往会记在学校的功劳簿上。这大概也是某些学校热衷于向孩子募捐的原因所在。对于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慈善捐赠的含义显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在这场“孩子捐赠,家长埋单”的游戏里,孩子所能感受到的只有参与的热情,以及在互相攀比中寻找欢乐。

  虽然学校声明“自愿参与”,但在习惯了以“听话与否”为优劣标准的教育体系内,老师的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格外重要。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老师过多强调,孩子也自会以老师的好恶来审视自己的言行,更何况,在这件事里某些老师还不乏暗示之语———诸如“本班捐献月饼的数量比不上隔壁班多,有的同学捐的月饼并非知名品牌”等。表面上看起来,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将好事异化成了攀比,但更深一层来看,其实是互相攀比的老师将信号传递给了孩子。

  当然,捐赠成了攀比还是次要的,比这更值得关注的是,爱心月饼其实是有门槛的———学校此举是为了响应广州市少工委、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号召而开展的“广州一家亲献爱心”活动,而按照活动要求,爱心月饼需包装完整,保证质量,主办方不接收散装月饼。对照活动要求不难看出,用于捐赠的爱心月饼必须有外包装盒,散装月饼甚至连献爱心的资格都没有,至于保证质量,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月饼的档次?附加了入门条款的捐赠,本身就意味着攀比帷幕的拉开。

  以自愿捐赠为名,不仅给孩子以暗示,而且为爱心设门槛,孩子们怎能不因此互相攀比?爱心没有贵贱、捐赠不应设限,为爱心捐赠设置准入门槛,从开始就注定偏离了方向。在担忧孩子热衷于攀比的同时,这样的教育环境实际上更值得忧虑。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