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启动四片危房改造工程

09.11.2015  18:26

  黑龙江日报讯(任杰)安达市对四块危房区实施整体拆迁改造,建“绿城阳光”“水岸尚品”“淮阳人家”“滨东华府”四个现代化小区,同步解决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等实际问题。据统计,安达此次救灾扶贫安置项目四个区块总拆迁涉5346户,总建筑面积40.8万平方米,涉及安置人员1.5万人左右,计划总资金9.5亿元,是该市救灾扶贫安置户数和人数最多的一次。

  据了解,该市人民公园以北、北引路以南地段俗称“小北屯”,与位于铁路与煤建专用线夹角之间的“三角线”,以及“铁西甜菜站”、“陶瓷厂后身居民区”等四个区块,是安达水患严重、危房连片、道路不通的重灾区。多年来,四个区块的居民一直盼望着拆迁,但因远离市中心,缺乏商业开发价值,一直无人问津。

  今年6月份,安达市主要负责人多次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三角线、小北屯等区域实地踏看,详细了解群众受灾情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安达市委、市政府最终确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通过集中新建楼房或购买存量商品房的方式,重点对经常发生内涝的这四个区块的受灾居民进行集中安置,切实改善城市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环境,“要让安达每一个百姓生活得都有幸福感。”市委书记王雪峰说。

  8月初,安达市救灾扶贫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亲任组长。设立救灾扶贫指挥部,抽调一百多名精明强干的干部和工作人员,打响了救灾扶贫安置工作的“民生战役”。

  安达市在推进救灾扶贫安置工作中严格坚持居民自愿原则,是否接受安置改造完全顺从民意,全市一个标准、一把尺子,坚决杜绝“特殊待遇”,保障被救助的所有住户都得到最公平、最合理的安置和补偿。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有项目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选择,全部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从土建、内部构造设计、外立面设计到每个工程实施细节,都严格比照同类建筑最高标准、最高质量。拆迁评估、房屋确权、征地补偿等结果和实施方案全部面向社会公开,并邀请监察局、审计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拆迁户代表、新闻单位共同监督。

  小北屯居民付景玲对公平拆迁印象深刻,“动员会现场两次抽号,第一次确定抽签订合同协议书的顺序,按这个顺序再抽号,最终确定签订合同的顺序号。两次抽签更公平,也让老百姓服气。

  四个区块从负责人到工作人员,废寝忘食,起早贪黑,每天晚上工作到八九点钟,没有节假日。其中,由住建局负责的“绿城阳光御园”一期160户涉迁户,仅用短短七天时间,签订协议158户,签约率达98.8%。

  截至发稿,各区块工作都在高效有序推进,以确保明年10月前后,居民能够喜迁新居。

编辑:左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