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大同区法院:完善远程庭审平台建设 为刑事审判注入科技动力

03.01.2018  19:14

    大庆市大同区法院坚持科技强院思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信息网络、影音模拟等高新技术,着力完善远程庭审平台,在全市率先建设了搭载高清影音全景模拟系统的远程审判庭,70%以上的刑事案件均可通过远程开庭进行审理,提高了办案效率、缓解了用警压力、节约了司法资源、减少了提押风险,信息化建设对审判质效的推动作用已经初显。

    搭建信息网络,刑事诉讼实现“隔空断案”。该院地处大庆南部,距离羁押被告人的市看守所70余公里,审理一件仅需半小时左右的简单刑事案件,往返提押时间却需要2-3个小时,该院多方协调、加大投入,与公安机关和设备、网络运营商进行磋商协调,投入35万元,先后于2014、2015年在原第五、第四看守所设立了远程提讯室;2017年初,投入96万元,与市看守所新址接通视频专线,架设起一条远程庭审的高速通道,被告人不出看守所,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和旁听人员不出法院,即可通过实时影音进行“隔空对话”,庭审问答实现了“面对面”交流。自提讯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远程审理刑事案件235件,远程调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6件,占同期刑事案件总量的71.3%,累计节约警力近300人次,减少提押里程6000余公里,节约办案成本43.6%。同时,远程审判更有利于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落实,增加了审判透明度,促使法官更加自觉依法依规办案,此类案件服判息诉率高于平均数4个百分点。

    升级影音平台,异地庭审实现“如临其境”。尽管传统的远程提讯系统在提升效率、节约成本、保障安全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被告人眼前呈现的只是以审判席为主的局部画面,现场感不强,庄严肃穆的法庭氛围对被告人的震慑效果有限;同时远程举证途径不足,音频、视频证据难以直接展示。针对这一问题,该院和深圳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在全市率先引进了今年新版的远程庭审解决方案,将市看守所提讯室升级为远程审判庭,实现了四个方面技术革新:一是完美还原法庭现场,远程审判庭按照标准刑事法庭布局设计,最多可容纳3名被告人同时出庭,配备专业高清影音采集显示设备3套,分别显示来自法院端法庭的审判席、公诉人、辩护人画面,并以接近真实的视线角度设置镜头,让被告人的视听感觉如同身临法庭现场。二是举证质证系统全面升级,配备专用证据显示屏,可同步显示法庭一端的示证信息,也可同步播放视频、音频等电子证据。三是庭审笔录、法律文书实现同步传输,通过网络打印机,打印内容由书记员在法院端即可进行远程控制。四是全方位传输旁听席画面,通过全景显示屏、摄像机,可切换显示法庭全景以及旁听家属特写画面,用亲情的力量促使被告人认罪悔罪、自觉接受改造。目前,远程法庭已完成施工、调试,投入使用,大幅提高了异地庭审质量。

    强化技术支撑,信息集控实现“高度融合”。一是高标准配备科技法庭设备,法庭摄像头全部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自动报警功能;引入大数据分析功能,可对关键参数的趋势变化进行分析,极大提升了故障预防能力;采用了新型拾音系统,发言人可以真正实现任意姿态自由发言,话筒具备噪声消除功能,可有效降低环境噪声对拾音效果的影响;配备了独立音频编码技术,不仅能够提供高保真的音频存储功能,而且预留了未来语音转文字记录功能所需的接口。二是集约化融合信息技术平台,把远程庭审运行维护平台和信息集控中心、安保管理系统、警用车辆GPS系统等平台整合在一起,由专人专岗负责,信息化建设多平台融合的理念和实践得到上级法院的认可和推广。

    完善制度保障,远程审判实现“有章可循”。为进一步完善远程审判机制,确保公开公正,该院制定了《保密责任制度》、《刑事案件远程视频庭审实施方案》等制度,就远程审判的原则、适用条件、工作流程、技术保障等做了具体规定。一是明确了工作原则,即当事人自愿原则和实体程序合法规范原则。二是界定了适用条件,适用远程审判的案件为简易程序案件或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普通程序案件;对于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案件、鉴定人出庭作证案件以及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不适用远程审判。三是细化了操作规程,对送达、告知、证据传递等制度进行了制定完善。四是强化了人员保障,以公务员身份招录高等院校毕业的信息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技术支持团队,确保远程庭审平台运转顺畅、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