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 由农业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19.01.2015 13:08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种植结构调整优化
几年来,宝清县积极引导农民优化和调整种植结构,实施“豆改米、旱改水”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2014年,全县总播种面积243.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5.61万亩,其中种植水稻59.76万亩,比上年增加3.83万亩;玉米155.9万亩,比上年减少1.4万亩;大豆18.33万亩,比上年减少0.35万亩。
经测产,2014年宝清县粮食产量达22.65亿斤,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把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坚持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投入。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智能催芽车间9栋,一次浸种催芽能力达到1200吨,智能催芽可为农民增产8%-10%。为了满足水田增加及农民育秧的需要,向上争取育秧大棚2770栋、补贴资金2393.28万元,农民自筹792.22万元。截至目前,全县水稻育秧大棚的拥有量达13642栋,可满足全县60万亩水稻标准化育秧需要。大力开展了标准农田建设,争取资金3.22亿元,建设了面积为26.8万亩的水稻高标准示范区,全县共建成水田高标准农田63.49万亩。
落实国家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9个,面积9.88万亩。在国家、省未下达高产创建任务之前,该县就已经落实创建面积96万亩,同时,县农业局抽调农技人员对高产创建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使示范区生产达到“六统一”。经省高产创建专家组测产,玉米亩产841公斤,水稻亩产710公斤,大豆亩产213公斤,产量均超过国家要求的标准。
宝清县共有千万元农机合作社19个,拥有大中型农机具725台(套)。在去年的耕、种、收三个阶段,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优势,保证了生产的效率和标准。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2.5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0%。
府投资550万元,对乡镇村屯损毁严重的田间道路、桥涵进行维修。为全县81个村维修田间路300公里,极大的方便了农业田间生产工作。
科技服务力度加大
2013年冬至2014年春,宝清县农业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多次深入全县10个乡镇授课100余次,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5000册、宣传单1万余份,通过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认清了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掌握了应对生产技术要领,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科技种田的积极性。
投入320余万元打造了县级高标准培育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40个,国家级示范园区9个。园区全部实现“五统一”种植模式,即统一购农资、统一秋整地、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技术指导和统一收获。示范园区农户与非示范园区农户相比人均增收在1500元以上。
积极开展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及实用增产技术推广,先后开展水稻大棚旱育稀植等试验13项,推广玉米通透栽培、水稻节水增效综合配套栽培等先进适用栽培技术13项,帮助农民增产12%。
试验并引进适合本地土质的农作物新品种20余个,对原有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做到研究一批、储备一批、示范一批,使主要农作物品种在2-4年内更新一次,形成适合本县特点的供种体系。同时,积极引导农民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早播,指导晚播农民调换早熟品种。
同时,宝清县农业部门在水稻稻瘟病发病初期,就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下乡的各级干部及农技人员达935人,出动人力1560人,组织了20个植保服务队,采用5架飞机进行航喷作业,有效预防了稻瘟病的发生,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新型经营主体崛起
2014年,宝清县一批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加快了该县土地集中规模流转的步伐,全县已有合作社622个,家庭农场547个,专业大户1583个,共流转土地83万亩,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加速了宝清县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进程。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9.01.2015 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