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新跨越(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08.06.2015  00:35

  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

实现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新跨越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 2015年2月4日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城市集群中心,是黑龙江省通往俄罗斯、连接东北亚的桥头堡。近年来,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推行市场化运营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以公共服务市场化为导向,有效破解发展资金瓶颈   近年来,我市借鉴国内外经验,率先在城市供热、管道燃气、水务和环卫等领域开展了公共服务PPP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一)引外资,破“瓶颈”, 提升城市供热质量。我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运营始于1984年,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管网超期服役、改造资金匮乏、债务数额巨大等弊端逐步显现,严重制约城市供热事业发展。2007年,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引入中法合资企业——达尔凯城市供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3亿元人民币,合作经营期限25年。8年来,达尔凯公司累计投资4.62亿元,新建高温主干管网90公里, 新建自动化换热站290座,并网分散小锅炉155座,热用户从6万户发展到14.7万户,供热面积从560万平方米发展到1138万平方米。通过间接供热改造,保障了热网运行安全,促进了城市节能减排和环保的实现。几年来,节约标煤10.6万吨、减少烟尘排放496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358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7.2万吨。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办的“区域能源峰会”上,佳木斯城市集中供热项目荣获国际能源总署(IEA)颁发的“区域能源气候贡献奖”。   (二)借外力,促改革,实现城市燃气多赢发展。我市城市管道燃气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焦炉煤气,由于资金不足项目建设缓慢,到2007年全市供气用户仅3.7万户。由于气源不足矛盾突出,安全生产和用户用气难以保障。自2008年开始,我市推进管道燃气市场化改革,市政府与中国燃气签署了《管道燃气资产整合项目合作协议》,中燃投资2.6亿元,完成燃气项目的资产收购与整合,实现了政府利益、用户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多赢。四年来,中燃公司敷设管线292公里,安装用户17万户,建设投运了CNG加气母站1座、加气站3座,为1700多台运营车辆提供加气服务。   (三)广融资,破难题,形成污水供水共发展产业链条。一是多元投资,填补城市污水处理空白。1998年我市污水处理项目立项,但因财力不足、缺少专业运行管理经验等原因一直未能成型。2004年我市与龙江环保集团进行了洽谈,以BT方式投资1.5亿元建设了沿江污水截流干管11公里,中途提升泵站3座;以BOT方式累计投资2.1亿元,先后建成了佳木斯东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西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实现了日处理污水能力11万立方米。目前东区二期工程建设(4万立方米)、西区二期工程(5万立方米)并购正在运作,预计2015年将融入资金近4亿元。“十三五”期间还将实施污水处置项目和中水回收利用项目。二是供水改革市场化,破解多重债务矛盾。2012年前,我市在供水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各项欠款已累计达到2.5亿,运行资金和债务问题难以破解。为此,市政府提出了供水市场化运营思路,以TOT 方式将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权授予龙江环保集团,特许经营期30年,使城市供水焕发了新的生机。佳木斯市污水处理项目和城市供水的市场化建设和运营,不仅实现了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目标,更重要的是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开创了公私合作开展流域整体治理和保障民生需求的新时期,为促进污水处理厂普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定标准,严考核,实现城市环卫“花钱买服务”。为从根本上解决环卫作业依赖政府掏钱干事、等钱干事的资金瓶颈,环卫作业械化水平低、保洁质量差等问题,2010年我市通过市场化公开招标的方式,与深圳玉禾田公司签署了《佳木斯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协议》,经营期限10年。具体承担市区主要道路的机械化清扫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公厕清掏与管理等作业内容。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独家经营,转为制定作业标准、计费单价和全程监督考核。目前,这种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和“政府花钱买服务”的理念。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中的几点思考   通过几年来的运行和实践,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也有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以“特许经营权转让”为切点,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特许经营权出让,不是简单的一卖了之,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要将公共服务投资多元化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相结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同公共利益相结合、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和政府对行业的宏观调控相结合,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妥善安置职工和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要求,促进企业改制到位、债权债务清理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国有资产重组到位,以经营权转让一根链条,驱动了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减轻财政压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多重目标的实现。   (二)把握好公共服务市场化方向,有利于盘活闲置资产、破解债务危机。由城市公共服务行业特点所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收益低、建设周期长。改革前,公共服务经营理念落后、生产能力低下、资产闲置等问题,政府背负了沉重的债务,甚至不惜用倒贷方式来暂缓债务矛盾。事实证明,要解决这些突出矛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市场化运作。我市通过供水通过TOT合作,获得对价收益4.9亿元,使存量资产迅速变现,偿清了积年债务,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   (三)充分调动市场化先进理念,有利于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良性发展。通过PPP项目的运作,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如供热、燃气、供水市场化运作后,在册人员由改制前缩减三分之二,但生产效率、服务水平双双实现新提升。附加的节能减排和对人居环境的良性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在特许经营期满后,资产无偿移交政府,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使城市公共服务行业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四)以合同约束公共服务市场化,有利于保持政府依法监管地位。在我市签订的PPP项目协议中都明确约定了市政府对项目公司进行行政管理的权利、对项目公司临时接管的权利、对项目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处置权及终止合作的权利等,确保了政府在市场化运作工作的主动权,只要政府依据国家法规、政策着力抓住价格、服务标准以及特许经营权等关键要素的管理,就不必担心对合作企业的控制力,政府随时可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   三、未来公共服务事业市场化的展望   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给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市政公共服务方面的提升建设与管理水平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作为地方政府,我们将重新审视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进一步理清思路,充分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PPP模式,最大程度减轻政府公共设施投入的财政压力,降低政府性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市场化运行企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市政路桥、园林绿化等项目建设,最大程度为公众提供更高标准的服务。同时,积极面对当前PPP模式运行面临的新挑战,努力克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规模大、周期长,响应有一定难度等问题,科学制定完善的调定价机制和支付体系,有力推动我市公共服务市场化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