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调结构转方式

11.10.2015  09:24

  本报10日讯(记者贾辉蒋国华)10日上午,全省现代农业改革推进会在哈尔滨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任务。省委书记王宪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十二五”收官、谋划“十三五”的重要时间节点,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发展形势深刻变化,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抓手,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继续坚持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战略重点转移,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超生态承载负荷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充分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活力,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杜宇新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陈润儿主持会议。省领导黄建盛、张效廉、杨汭、陈海波、杨东奇、郝会龙、赵敏、李海涛、盖如垠等出席会议。

  王宪魁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积极推进“五大创新”,坚持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现代农业改革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业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农业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有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

  王宪魁强调,要准确把握当前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新变化,切实增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国内外农产品供需格局的重大变化看,总量基本平衡、大宗农产品供大于求,必须采取减面积、降成本、提品质等措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促进农业健康发展。从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约束看,资源环境硬约束日益加剧,必须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从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现实要求看,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等新挑战,必须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改变单纯依靠种粮增收格局,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看,核心是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扎实推进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生态化建设,始终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