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魁: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向更深内涵更高水平迈进

30.04.2015  11:01

  本报29日讯(记者 贾辉 常春晖)29日上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创建文明城市大会在哈尔滨召开,省委书记王宪魁就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创建文明城乡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既要建设美丽乡村,又要创建文明城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志愿服务大会与会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是对全党全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有力动员,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打造城市品牌,推动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深内涵、更高水平迈进,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王宪魁强调,要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任务,贯穿创建工作全过程,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形象地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民深刻记忆、真心喜爱、自觉践行。要让广大群众共享文明成果。把工作着眼点放在为市民办好事、做实事上,让广大市民既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又成为创建受益的主体,使创建的过程成为市民不断追求文明进步、共享文明成果的过程。要打造城市品牌。坚持不懈创新城市管理,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叫响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省委副书记陈润儿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效廉作具体安排部署。省领导陈述涛、孙东生、陶夏新,省军区副政委王炳跃出席会议。于莎燕对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作了说明。

  就深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陈润儿提出三点要求,他强调,一是必须从全局发展来谋划。文明城市的创建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丰富内涵,反映了城市竞争的综合实力,突出了社会治理的改革创新,坚持了人民满意的客观标准,大家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落实“四个全面”的一个载体、推进社会治理的一个抓手、造福人民群众的一件实事、提升市民素质的一种途径切实抓好。二是必须用核心价值来引领。要提升文明素质、养成文明习惯、树立文明风尚,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断树立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司法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以德树人的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把“五位一体”建设更好地统一于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三是必须以科学方法来统筹。要在坚持规划引领的前提下,对“三年行动计划”作出详细布局安排,对照创建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查看短板优势,具体分析、咬定目标、扎实推进。要注意抓好“四个结合”,即要坚持整体推进和细节落实相结合,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坚持素质提升和设施建设相结合,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坚持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相结合,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坚持部门负责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处理好“条”与“块”的关系,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确保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经得起上级的检查、群众的检阅和历史的检验。

  张效廉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深刻领会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清醒认识当前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注重规划引领、突出重点、丰富内涵、力量整合、机制建设和探索创新,着力抓好全省创建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实施。

  会议传达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精神并进行了有关表彰。

  会上,哈尔滨市长宋希斌代表全国文明城市介绍创建文明城市经验,省住建厅等单位作大会交流发言。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