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深处的思念

05.06.2015  12:03

        那片层峦叠翠、郁郁葱葱、气势雄浑的祖母绿便是国家溪水森林公园的原始森林了。

        走进溪水公园原始森林,阵阵松涛,犹似催征的鼓角,嘶鸣的战马;满山遍野的树木挺拔俊秀,更如枕戈待旦的战士。那些有着二三百年树龄的红松、柞树,树皮纵横皲裂,坚硬、粗糙的质感如同古代勇士的铠甲。置身其间,很容易让人想起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其实,我之所以有这种感觉,还是因为这里的山岗和这些参天的古树曾见证了那段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七十年前那场著名的“奇袭老钱柜”战斗就发在这附近。

        1935年10月,日寇建立了伪汤源山林警察大队,将200多人编成了三个中队,分别驻守在岔巴气(金山屯)、老钱柜和汤源,成为抗联部队建立后方根据地的一大障碍。

        1936年3月,赵尚志为建立汤旺河谷根据地和扩大游击区,打击日伪军,振奋人民抗日必胜信心,率军西征,途中写信指示李兆麟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组织一切力量,拔掉盘踞在老钱柜的伪汤原山林警察队及其所属全部武装,为建立后方根据地扫清障碍。

        李兆麟集中大家意见,制定了“奔袭智取”的作战方案。3月19日下午,李兆麟亲自率领以第六军二团20余名刚复原的伤病员为骨干和洼区青年游击连、“阎王队”义勇军等100余人组成的队伍,从浩良河东山出发,经三昼夜的行军到达岔巴气,顺利拔掉伪汤原山林警察大队的第一道卡子,打下岔巴气,连夜智取“老钱柜”,端掉了指挥官森山官邸,击毙森山等7个日本鬼子,俘虏100多伪军,缴获长短枪械100多支,轻机枪1挺,子弹上万发,电台1部,还有大量的米面、烟土等物资,一举摧毁了盘踞在汤旺河沟里的敌人,为建立后方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钱柜战斗的胜利,使汤旺河沟里完全置于我军的控制之下,很快形成了后方根据地。

        转眼间,70年过去了。当年李兆麟将军带领抗联第六军战前动员和战斗的地方,现在已经开发成溪水森林公园的旅游景点。很多人在游览原始森林的同时,也访问着抗联故地,缅怀历史。1980年,李兆麟夫人金伯文旧地重访,凭着深刻的记忆指定了当年“老钱柜”的位置。后来,上甘岭区委区政府在遗址上建起了石碑,碑文叙述了当年李兆麟将军率领抗日英雄们奇袭“老钱柜”的经过。

        我们沿着“将军门”那两棵高大的红松树中间的石阶,攀向“将军亭”。小木亭建在一块突兀而起的巨石之上,据说亭下的巨石就是李兆麟将军作战前动员的地方。在亭中小憩,大家吟诵楹柱上书写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人提出不如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里风流人物”换成《露营之歌》更合适。是的,这支歌在东北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曾鼓舞了抗联战士的战斗勇气,坚定了抗联战士的必胜信心。

        从“将军亭”向前走几十米有一座山崖,名为“观战崖”。峥嵘的青石崖下是一片浓郁茂密的树林,针阔叶树木混杂,乱石纵横,恰似刚刚熄灭了硝烟的战场。

        也许是山谷里寂静无人,那山风掠过树林的声音便成了这里唯一的声响。这是一种复杂的旋律,低沉中夹杂着热烈,悠远中泛出空灵。如果屏息静听,那声音会渐渐由远及近,如惊涛,如骇浪,如奔雷……震撼着我的心灵。恍惚中,只觉得山谷中时而传来一阵阵枪炮声、厮杀声和冲锋的号角声;时而传来抗联战士慷慨激昂的《露营之歌》:“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那枝叶繁茂的擎天大树仿佛是先烈们的幢幢身影,那交错的乱石,犹如战士们冲锋的阵地。

        就这样静静地站在崖顶,一种强烈的情感在我的心中升腾而起。虽然,七十多年过去了,虽然,这里已成为人民的生态和谐的旅游公园,但漫山的古木依然在合奏着《露营之歌》,整个山岗依然弥漫着英雄之气,山岗上依然有人在把抗日英雄默默地怀念。

        在“钟韵亭”前,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敲钟祈福。我也握着钟锤重重地敲了几下,默默地想:“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但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革命先烈!

文章出处:《书友》201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