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防疫战场”上的“学生军”

28.02.2020  22:22

  新华社哈尔滨2月28日电(黄腾、孙晓宇)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冽。冰天雪地里,黄宇硕在厚厚的羽绒服外套上执勤的“马褂”,拿着电子测温器站在路口,对过往车辆里的人员逐一测量体温。

  黄宇硕是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家住黑龙江省依兰县。防疫工作开始后,原本打算假期好好放松的她待不住了,伏在案头,摊开白纸,一封“请战书”挥笔而就。黄宇硕将这封“请战书”交到家乡防疫指挥部,不久她被安排在高速收费站路口配合交警设卡执勤。

  “您的体温正常,可以通行。

  “现在都要检查,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感谢配合。

  黄宇硕说,路口每天有无数人通过,测体温虽不是体力活但也不轻松,有的人不理解还要进行解释。“感觉很神圣,守好路口不让疾病蔓延,就是保卫家乡。

  在基层防疫一线,有无数像黄宇硕一样的青年学生,活跃在街头、社区、村屯。同为黑龙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生的吕丹丹在防疫期间也没闲着,家住黑龙江省宾县宾西镇瑞丰村的她,从疫情防控开始就在村里忙起来。

  瑞丰村地理位置偏僻,村里老人多,不善于通过网络了解防疫知识,口耳相传的宣传方式在这里依然发挥巨大作用。吕丹丹拉上父母,在一户户村民家门前,把自己掌握的防疫知识悉数讲给大家。

  “像口罩如何佩戴,老人们自己不会找示范的视频,只能当面演示,不然口罩贴合面部不严影响防护效果。”吕丹丹说,自己和老人们沟通时站在房门外,和老人保持两三米的距离。“在尽量保持接触距离、减少传染可能的前提下,面对面讲解更直观、更容易被接受。

  “‘84’消毒液兑多少水稀释合适?”

  “用装消毒液瓶子的瓶盖量一瓶盖消毒液,用两矿泉水瓶的水稀释,注意不要让消毒液接触到皮肤,有腐蚀性。

  随着防疫工作不断深入,为避免过多接触造成传染,吕丹丹不再当面讲解,她的手机成了“防疫热线”,对于电话中的疑问,吕丹丹都会一一耐心解答。吕丹丹说,为村民服务,让她过得更充实。“我是师范生,为人师表必须从小事做起,我会将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

  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德祥乡丰胜村,在家过寒假的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大一学生管奕权,把其他几名返乡大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在冰天雪地里,他们和村干部们一起发传单、贴告示、送酒精、守卡点……白天忙完,晚上还要在村民微信群里回应大家疑问。管奕权说,自己是村里走出去的青年学生,和同学们一起为乡亲们分忧,是荣幸,更是使命。

  在村口的卡点,管奕权戴着红袖标和村干部们一起守着。雪霁后的第一个黄昏,夕阳西下,村里升起阵阵炊烟。管奕权俯身抓了一把雪说:“气温回升,下的雪都没那么干了,这是场春雪,大家团结一致,春暖花开的日子不远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