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烟筒屯镇南阳村“粮改饲”实现种养双赢

08.10.2016  13:34

  本网讯(赵敏黾) 地里不种粮,种啥?种“饲料”!

  这两年,杜尔伯特烟筒屯镇南阳村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变“种植为粮食、秸秆作饲料”的传统观念为“为养殖而种植”,将原有玉米改种青贮饲料,引导农户与牧场签定种植订单,不仅解决了青贮的销路问题,也保证了牧场的优质饲料供给,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促农增收的双赢之路。

  前些天,在南阳村的青贮收割现场,牧场的大型收割机轰隆隆地将一株株青贮粉碎,并直接送到大型青贮窖贮藏,农户只管坐在炕头上算着自家的丰收账。

  今年,农民董和外包了100多亩地种植青贮,去年他给自己算了笔收入账。按照玉米每斤0.8元的收购价算,每亩地毛收入960元,而全株青贮玉米每亩产量按4.5吨计算,每吨240元的价格由牧场到地收割,毛收入可达到1080元。改种前后差100多元钱,而且还省了人工等各项费用,这才让董和下定了外包地的决心。

  “虽然今年田地受灾,但也有账可算,青贮亩产量在2.5吨左右,每吨300元,毛收入在750元,受灾玉米亩产在五六百斤左右,这一对比,还是种植青贮不亏本。”董和掰着手指头算着,而且咱这全是机械化种植,株间距都是标准和科学的,产量也和咱自己种的相比提高不少。

  如今,“粮改饲”的种植模式还让南阳人上了“”,从原来稀稀拉拉的几亩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6000亩。

  南阳村党支部书记徐峰介绍,他们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籽粒收储变为全株青贮利用的种植模式,鼓励农户与牧场签订单。现在村里的利群、祥群、丰胜、三源四个牧场已和农民签订了长期订单,并依托青贮公司开展青贮规模化、连片种植和统一收割,镇里还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免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青贮到了牧场,又为奶牛增产做保障。在走访中,徐峰还算了这样一笔效益分析账:一头年单产5吨左右的泌乳奶牛,通过“优质饲草+精料”的饲喂模式,相比传统饲喂,每日的产奶量一般可以提高2.6公斤左右,牛奶的乳蛋白和乳脂率都显著提升,而奶牛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总体算下来,一头奶牛每年可增加效益2880元左右。

  “我们的青贮卖到牧场,不仅赚了钱,而且咱这奶牛还能吃到自家种的青贮,提高奶量,真是两全其美。”村民曹二祥美滋滋地说。

  南阳村种养结合的模式,促进了全村种植业和奶牛业的高效发展,还成为了周边村屯学习的标杆。而且除了经济效益外,生态效益也很明显,不仅不用考虑秸秆的二次收贮问题,还避免了秸秆焚烧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农载牧、畜牧循环,这个村初步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大政方针下,南阳村做出了自己的诠释,通过“换花样”提高了耕地的“含金量”,迎来了种养的双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