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孩拿姥爷降压药当糖吃昏迷

03.07.2015  13:15

  暑期,是儿童意外中毒的高发期。近日,记者从市“120”急救中心和省二院中毒科获悉,我市儿童异物中毒、食物中毒和药物中毒最为常见。随着暑期的到来,家长应提高防范意识,平时多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东西,避免孩子误食有毒食物而中毒。

   男孩玩玩具时吞下铅块

  肚子疼7天原是铅中毒

  8岁男孩乐乐一周里总是喊“肚子疼”,父母以为乐乐得了肠胃病,便带孩子到医院消化科检查。医生在做胃肠透视检查时发现,乐乐的消化道里有一个铅块。于是,乐乐被紧急送到省二院中毒科。一检查,乐乐的血铅、尿铅超标,属于铅中毒。这时,乐乐才告诉父母,前几天摆弄家里的玩具时,他不小心把铅块吞到肚子里。

  “儿童异物中毒比较常见,也非常‘隐蔽’,孩子年龄小,吃了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家长也不能及时发现。”省二院中毒科主任宋莉告诉记者,前几天,一个2岁男孩把体温计打碎了,把水银吃到了肚子里,等家长做完饭出来才发现。

   建议 :家长应将含铅、汞的物品放置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另外,要经常教育孩子不要乱吃东西。

   吃冷藏3天米饭一劲吐

  女童原是急性食物中毒

  “我把冰箱里冷藏3天的米饭拿出来炒了,当时也没尝出来米饭变质啊!可孙女吃完,就开始上吐下泻。”家住道里的张大娘发现2岁的孙女出现不适后拨打“120”。急救人员赶到家中后,判定女童是急性食物中毒,送到医院时都脱水了。最后,患儿住院5天才出院。

  “120”急救医生洪霞说,夏天人们习惯进食冷的食物和饮料解暑。不少家庭因不注意冰箱消毒和食物分类存放,自己进食后或给儿童吃了后,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6月份,就已经接诊了31例食物中毒的病例,多数都是食用冰箱里冷冻的熟食、肉、隔夜菜。

   建议 :隔夜菜对人身体有害。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等食物,不要让孩子吃隔夜菜。

   小外孙拿起降压药就吃

  姥爷见孩子昏迷吓坏了

  3岁男孩安安看到桌上的降压药很好奇,以为是糖片,拿起来2片就吃了。当安安的姥爷发现时,安安正拿着药盒往嘴里吃其他药片。

  “我吃完降压药和降糖药没来得及收拾,就去了卫生间,谁想到这孩子把降压药吃了,现在哭闹不止。”安安的姥爷拨打了“120”。急救医生赶到时,安安脸色惨白,处于昏迷状态。

  “儿童模仿能力强,平时看见大人吃药,就以为是好吃的东西,会在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拿来吃。”急救医生宋莉说,最近还有误食泻药、农药、安眠药的儿童,他们年龄都在1到6岁之间。庆幸的是,经过治疗他们都已康复出院。

   建议 :家里的药品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大人吃完药后,一定要把药品收好。一旦发生孩子误服,家长要及时拨打“120”。

   新闻链接

  中毒患者

  可享无缝隙救治

  6月16日,市急救中心与省二院签订了中毒患者院前院内无缝隙救治协议书。今后,中毒患者拨打“120”,在急救车转运患者时,急救医生就能通过微信平台或专线电话迅速与省二院专业医生联系,将中毒患者的发病过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救治措施等情况通告给专业医生。专业医生接到中毒患者院前救治信息后,会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确保患者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