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人社局:树牢群众观念 服务民生发展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8月28日电(记者 吴晓东 )哈尔滨市人社局在压力大、任务重、挑战多的情况下,始终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把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作为工作主线,保持了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特别是今年着重围绕抓好16项政策破解和16项惠民项目实施,深入推进各项民生工作开展,从今年上半年统计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绩。
就业优先战略体现更加充分。全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成效明显,上半年城镇新就业7.99万人,新增就业7.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9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5%,低于目标0.55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市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参保人数分别新增2.76万人、2.14万人、2.5万人、4.06万人和1.42万人,分别达到123.76万人、366.3万人、123.6万人、125.81万人,达到6.74万人和219.01万人。
人才智力服务机制不断优化。今年上半年引进各类人才253人,新建领军人才梯队10个,培养高技能人才5333人,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训1.175万人,完成引智项目17项。
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日益加强。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8.9%,集体合同备案率86%,规模以上集体合同备案率92%,规模以上企业成立调解组织达92%。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86件,时限期内结率达100%。处理行政应议案件11件、应诉案件26件,应诉应议答复率达到100%。全市共接待处理群众信访736批次、912人次,时限期办结率100%。
强化群众观念:“为一切人,为人一切”的观念深植心中
在采访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志军时,他满含深情地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事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民群众的基础保障。如何做好这项艰巨而繁重的工作,不仅是各级人社部门和全体人员的根本职责,而且是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担负起民生保障的重任。
市人社局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民本位”思想,在就业、社保、人事、职称、收入分配、权益维护等各自承担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把倾听群众诉求,立足岗位尽心尽力帮助群众实现最直接、最真实、最迫切的愿望,作为自觉不懈的行动追求,把为群众办了多少好事、实事,解决了多少难事作为内在的第一需要和基本动力。去年以来,市人社局积极研究破解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连接问题,参保的差额补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部分统筹外养老金纳入到统筹基金支付问题,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生活性补贴恢复100%发放,今年推进的“双十六”惠民政策、惠民项目,都是从为群众办实事这一点出发而搞起来的,受到了群众普遍欢迎。
“我们也是群众中的一员”。他们要求全体人员下基层调研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和群众拉家常,说群众愿意听的话、听得懂的话,不说官话、大话、套话、空话。少搞“规定动作”,多来“自选动作”,多到田间地头、工地社区、车间学校、广场大厅、医院药店,与普遍群众接触,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队列里,与民共舞,不做形式上的“点水蜻蜓”,不做空于呼号的“拉拉队”。去年以来,全局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的意见和建议,出台的每项政策都立足于为群众带来利益。比如,涉及城镇居民医疗大病保险制度144万群众;在建的人力资源中心仅招聘会一项每年就要为近3百万群众提供就业服务;为企业退休职工连续10年调待涉及77万人等等。
“帮助群众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市人社局既注重到基层“下访”,更注重在“门口”接访。群众遇到困难,基层解决不了,往往会到上一级,甚至更上一级表达自己的诉求。市人社局把这当作是送上门来的联系群众机会,是实实在在的群众工作。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分析梳理他们的诉求,寻求破解难题的办法。在金保、就业等信息平台的完善建立;12333咨询热线的开通;窗口服务流程的再造;相关审批权限的下放等方面,都是集中民智、汇集民意的实际举措,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双评”成绩一跃到首位。
注重顶层设计:“把调查研究作为一切工作的先行军”
市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市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实施意见》以来,市人社局集中力量攻关,注重成果转化,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效果,对提高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市人社局党委把调研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巩固和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志军要求班子成员带头,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调研,积极研究布置调研任务,加强对调研工作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全局上下形成了工作未动、调研先行,破解难题、调研指导,真正把调研贯穿落实到工作全过程的良好风气。
为解决历史遗留难题,满足群众需求,打造“为老百姓服务的场所、便民利民的场所”,今年5月刘志军局长多次向省、市领导汇报,反映人力资源市场整合问题。经多方考察调研,2014年市人力资源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中心)一期列为哈尔滨市惠民行动之一,目前正在紧张有序推进,将于今年10月如期投入使用。届时可举办容纳万人就业招聘会,每年可提供273万人次招聘及社会保障经办服务、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各类人员创业培训2万人、技能培训4万人,将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
自己出题自己答。2014年全局共确定调研课题61项。对机关到企业任职市管干部的待遇政策、养老保险金收少之多问题、事业单位参保人员统筹外项目纳入统筹内支付政策、两所学院错位发展政策、城镇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失业保险基金补充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等政策,集中力量研究和破解。
高效利用调研成果推动解决问题。2013年被称为全国最难就业年,为推动实施我市创业就业工程,搭建创业就业对接和公共服务平台,局长带队,赴大连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和做法,连夜部署工作,哈尔滨市于去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哈尔滨创业(就业)博览会,有8.7万人入场交流、提供就业岗位3.1万个、签约5387人、引进国外项目36个,取得很好成效。
狠抓末端落实:“务求把各项民生保障落到实处”
端正指导思想。在抓落实环节上,市人社局首先要求所属人员从思想意识入手,着重解决好“干工作图什么,求进步拿什么,看政绩凭什么”的基本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落实的标准。年初,市人社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到今年改革任务赋予人社部门的特殊性,在向市政府报请11项惠民项目的同时,又增加了5项,共提出了16项惠民政策和16个惠民项目。为抓好落实,市人社局还立下“军令状”,遇到困难不能低头,见到矛盾不能绕着走,以实际的举措和落实的效果取信于民,赢得地位。
摸准基本实情。市人社局要求所属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工作方式,增强对基本实情的掌握。要吃透“上情”,摸准“下情”,并要选好“结合点”,着重研究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
规范程序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市人社局根据政策要求和工作实际需要,科学确定工作目标;制定抓落实计划,明确抓落实程序、步骤和措施方法;按规定时限、定期督促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按照制度机制奖优罚劣,增强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按职责要求和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对一些难落实的工作任务,要进行分解细化,制定具体操作流程,集中抓好落实,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的良好氛围。
培养工作作风。不断强化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思想意识;强化敢于担当,一抓到底的责任意识。纠正腿上漂浮,看似忙碌,实则忙而无功;嘴上漂浮,讲漂亮话,实则真说不真干;脑上漂浮,热衷于出点子,实则中看不中用等假象,鼓励对待工作想实招,用实劲、干实事、求实效。12333咨询热线与医疗保险中心一道获得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称号。8区10县(市)共获得国家级荣誉5个、省级荣誉8个;有1人次获国家表彰,12人次获省级表彰,43人次获全市表彰。牵头开展的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履职尽责大检查和专项治理的做法受到市委领导充分肯定,全市深入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的经验做法被国家公务员局在全国全文转发。(编辑:李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