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距离一米线 行动距离一公里-哈市道里区智能化社区建设破解服务“一米线”问题

08.08.2014  13:42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8月8日电(王世义)居住在哈市道里区安和街47号肢体二级残疾的迟冰,两天前,在家里通过上网向道里区抚顺街道抚顺社区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提交了一份办理残疾人证的申请,一小时后,社区党员先锋岗的工作人员领来了定残人员,登门为他进行了肢残直评,在确定符合办证条件的情况下,仅用了两个工作日,迟冰在家里就如愿的拿到了他想办的残疾人证。这一速度在抚顺社区比以往整整提前了三天。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哈市道里区把群众关心的民生小事当成大事来抓,投入资金,整合资源,精心打造智能化社区服务体系,缩短了服务群众的距离,让社区居民感到既方便又省心。

  群众路线就要研究“一米线”问题

  “社区服务不应该让群众的脚步停留在黄色的‘一米线’之外,应该找准服务百姓最近的那一点,让群众离办事窗口近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声音听的更清楚,事情才能办的即快又不会出差错。”这是道里区委书记郭冀平在爱建街道爱建社区调研时对街道干部说的一段话。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哈市道里区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把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的社区服务纳入基层党委研究的重点,针对社区承担的为老服务、助残服务、审核咨询服务、证件、证明出具服务等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小事如何办好、办快进行调研。从区委书记、区长到行业主管领导,从行政服务部门到街道办事处,所有党员干部都要带着问题到群众中去听听民生民意,从群众最期盼的问题着手抓作风改方法,要求每人都要迎着百姓问题走出去,带着民声要求返回来。社区部分居民看到征求意见的党员干部如此真诚的求政于民,纷纷倒出了心里话。有的人反映:近几年政府对社区的投入力度加强了,房子大了,条件好了,服务项目也多了,但是居民到社区办事就象窗口前的“一米线”一样,还有一定的距离。还有的人说:“社区服务不应该让居民跑在路上,应该从窗口式的一种服务改为多种渠道服务,尽量缩短居民办事距离。”居民期盼的就是没有距离的服务,道里区的党员干部在调研中找到破解社区服务“一米线”的答案。

  投资千万元打造智能化社区服务

  过去社区服务靠单一的窗口受理、口口相传式的咨询,居民有事办理必须跑到社区窗口才能问个明白、办个彻底。随着社区人口增多和政府权力逐年下放,涉及社区报审的服务职能已达到31项,每天到社区办事的居民经常排起长队,改变社区服务方式已经成为群众关注的问题。为方便居民办事,提高社区服务效率,道里区在全市率先提出社区服务智能化新概念,将宽带互联网引进每一个社区,投资1240万元,首先在25个中心社区建设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将社区政务、社会管理、居民求助、服务帮办等31类近百个服务内容全部纳入智能化信息平台,与社区窗口服务并轨使用,在减少居民“一米线”排队的基础上,多渠道满足居民办事需要。

  爱建街道爱建社区在建设智能化社区服务中,以贴心帮办为特色,将区属民政、城管、招商、卫生、教育、工商、计划生育等10多个部门纳入帮办单位,居民要办的事只要从网上发一条咨询信息,社区智能化服务平台就会通过帮办单位给出答案,并在第一时间给予办理。通江街道上红社区智能化社区服务平台,具有三维实景播报特点,居民小区、街道、广场发生的下排水井盖损坏、老人跌倒、地面塌陷等问题,及时通过智能化社区服务平台发现解决。抚顺街道抚顺社区智能化社区服务平台,设立网上传件审批“绿色通道”,无论居民办理残疾人证、独生子女证,还是申请创办打字社、理发馆执照,都可以由各个部门网签传件,一件事居民通过网上提交到最后取证,只跑一趟腿就能办成。智能化社区建设着实为群众提供了高效、方便的服务。在解决社区服务“一米线”问题上,爱建街道办事处主任丁召民身有体会地说:“在群众脚下设立‘一米线’,就意味着党员干部距离群众还有‘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