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带头”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

27.05.2017  19:29

市农委认真贯彻省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按照报告确定的“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的奋斗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全力谱写哈尔滨现代农业振兴发展新篇章。

一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当好“压仓石”上带头落实。依据农业主体功能区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合理规划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真正实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大力实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夯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确保将粮食产能牢牢稳定在320亿斤以上,切实肩负起粮食安全“压仓石”的应有政治责任,

二是在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增添“新动力”上带头落实。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五大领域,持续深化“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率先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扎实推进集体经济组织股份权能改革,率先整市启动清产核资、全面完成百村改革任务;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有效途径,全面实现“还权赋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步扩大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激活各类生产经营要素,不断增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力。

三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争当“排头兵”上带头落实。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主线,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全面落实好“一减四增”部署,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等各类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园、区、场和“互联网+”农业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加快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打造县域支柱产业、培育重点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全面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源。

四是在加强黑土地保护利用、打好“组合拳”上带头落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工程、农艺、生物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动黑土资源永续利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力实施好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快推广生物酵素、测土配方施肥等减量增效技术,落实好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关键性技术改良措施;加快循环农业发展,突出秸秆还田、肥料化利用主渠道,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通过综合施策,让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

五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攻坚战”上带头落实。突出精准核心,把握“六个精准”、落实“五个一批”因人因地实施好各类精准扶贫政策,压实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退出各个环节责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在稳步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精准到户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加快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不断增强“造血”能力,保证贫困人口退的准、退的稳、不返贫,确保到2020年贫困人口与全市人民同步进入小康,决不让一个贫困人口掉队,以实际行动履行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六是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升级版”上带头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八项任务为重点,深入开展“六带引领、百村示范、千屯达标”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整体推进哈肇、哈同、哈牡、哈五、铁通、哈双等6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进一步打响旅游牌、资源牌、文化牌和特色牌,培育一批“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的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实现“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有机融合,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源:农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