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布置2013年统计年报和201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13.06.2014  00:04
各区、县(市)统计局,开发区统计局,市直有关部门,局内各处(室):
      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要求,国家统计局今年对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作了进一步的统一规范和较大幅度精简。
      现将《2013年统计年报和2014年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哈尔滨市统计局
                                                                2013年12月9日   2013 年统计年报和2014年 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修订的主要内容
      2013年统计年报表的有效期至2014年6月,2014年定期统计报表的有效期至2015年1月。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省统计报表改为“黑统发〔2013〕43号”。调整省统计报表使用省批准文号。
      一套表2013年年报表作为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纳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其修订内容本文不再另行说明。
      一、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
      以下所列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修订内容不另行在专业制度修订中说明。
      (一)制度更名及范围拓展
      1.《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更名为《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
      2.《重点服务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更名为《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增加“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统计范围为辖区内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调查频率为季报,第4季度免报。
      (二)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201-1表)
      1.修改“104 报表类别”指标取值,“B工业”改为“B规模以上工业”;增加“B1规模以下工业”;取消“D 运输邮电业”;“F 其他服务业”改为“F 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U其他”。
      2.取消“203联系方式”中“电话分机号”和“传真分机号”。
      3.修改部分指标解释。
      (三)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
      1.取消“71 其中:单位负责人”;取消“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及相关分组指标,由软件实现数据质量控制等相关业务需求;取消补充资料一、二。
      2.统计范围增加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四)财务状况
      1.工业“财务状况”(B203表),取消“401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501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增加“五、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标代码601。
      2.建筑业“财务状况”(C203表),取消“204其中:竣工工程”、“315差旅费”、“316工会会费”、“401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501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3.批发和零售业“财务状况”(E203表),取消“401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501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增加“五、从事批发和零售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标代码607。
      4.住宿和餐饮业“财务状况”(S203表),取消“401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501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增加“四、从事住宿和餐饮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标代码608。
      5.服务业“财务状况”(F203表),取消“211本年折旧”、“30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8其中:主营业务成本”、“310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18其中:利息收入”、“319其中:利息支出”、“328应交所得税”、“501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五)生产经营情况
      1.工业生产经营情况
      (1)“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4-1表),取消“05工业生产电力消费”。
      (2)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目录》和《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目录》。
      (3)增加工业生产者价格调查表,详见制度。
      2.建筑业生产经营情况
      (1)“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204—1表),“01签订的合同额”改为“01签订合同额”;增加“六、从业人员”,其下增加“602 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03工程技术人员期末人数”、“604一级建造师期末人数”。
      (2)“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C204—3表),取消“三、人工成本”、“401 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501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增加“三、从业人员”,其下增加“602 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05 现场施工人员期末人数”。
      3.批发和零售业经营情况
      “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1表),“10 合计”改为“01总计”;增加“02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
      4.房地产开发经营情况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X204-1表),取消“062绿化率”、“102配套工程投资”。
      (六)能源和水消费
      1.“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205-1表),取消补充资料中的上年同期和本期的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代码为42和49;补充资料中增加上年同期“原煤消费量合计”,代码为42。
      2.“工业企业用水情况”(205-4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对表式进行全面修订。
      3.“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205-6表),修改产品目录, 增加太阳能发电量、潮汐能发电量、沼气发电量、地热能发电量、垃圾发电量、生物质燃料发电量、其他发电量等7个品种。
      (七)经营情况问卷调查 
      取消“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调查问卷”(E210表);取消“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调查问卷”(S210表)。
      二、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
      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制度
      1.“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本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项目”(Q303表)更名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项目”;“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5表)更名为“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2.“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2表)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4表),增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Q305表)和“资本形成总额”(Q307表),“存货增加”改为“存货变动”;修改“最终消费支出”(Q306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类别;“居民消费水平”(Q308表),“居民年平均人口”改为“年平均常住人口”,计量单位“元/人”改为“”;Q305、Q306、Q308表主栏指标中先农村后城镇的顺序改为先城镇后农村的顺序;修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标解释。
      3.从2013年年报起使用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三、基本单位统计报表制度
      “法人单位基本情况”(MLK101-1表)和“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MLK101-2表),取消“05联系方式”中“电话分机号”和“传真分机号”。
      四、农林牧渔业统计报表制度
      1.取消“县级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补充资料”(G301-3表)。
      2.取消“农林牧渔业生产经意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调查方案”。
      五、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调整“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删减59个品种,保留32个。
      六、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
      1.“载客汽车能源消费”(D102表)和“载货汽车能源消费”(D103表),“行驶里程”改为“全年行驶里程”;“加油费用”改为“全年加油费用”。
      2.“民用车辆拥有量”(D301表)和“全国民用车辆拥有量”(D304表),“总计”下增加“校车”;取消“四、拖拉机”下“1.大中型”和“2.小型方向盘式”。
      3.“民航航线及飞机年末数”(D333表),“民用航空航线条数”改为“定期航班航线条数”;“民用航空航线里程”改为“定期航班航线里程”。
      4.“输油(气)管道基本情况”(D336表),统计范围增加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管道运输企业,报送单位增加中海油。
      5.取消“个体公路客货运输量”(D309表)、“个体水路客货运输量”(D314表)、“国家铁路能源消费”(D415表)、“航空运输业能源消费”(D416表)和“管道运输业能源消费”(D417表)。
      6.“邮电通信行业基本情况”(D337表),“一、局所及通信网络”改为“一、邮政业网点及邮递线路”,在“营业网点”下增加“其中:快递营业网点”;“二、通信业务量”改为“二、邮电通信业务量”,增加“快递业务收入”、“互联网拨号用户”,在“快递”下增加其中项“国内同城快递”、“国内异地快递”、“国际及港澳台快递”,在“移动电话通话时长”下增加其中项“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非漫游”、“国内漫游”、“国际及港澳台漫游”,取消“IP电话通话时长”;“三、电信主要通信能力”增加“域名数”、“网站数”、“网页数”、“IPV4地址数”、“IPV6地址数”。
      7.“邮电通信水平”(D338表),增加“电话普及率”;取消“已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开通互联网业务的乡(镇)比重”、“开通互联网业务的行政村比重”;“平均每百人订有报刊数”改为“平均每百人每年订有报刊数”。
      8.“邮电业务量完成情况”(D405表),增加“快递业务收入”;取消“IP电话通话时长”;“报纸累计数”改为“订销报纸累计数”、“杂志累计数”改为“订销杂志累计数”。
      9.“邮电通信行业基本情况”(D337表)、“邮电通信水平”(D338表)、“邮电业务量完成情况”(D405表)、“分地区邮电业务总量完成情况”(D409表)、“分地区邮电业务收入完成情况”(D414表),邮政业统计范围调整为“邮政企业和获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快递服务企业”。
      10.“分地区电信业务收入(试行)”(D701表)更名为“分地区电信业财务状况”(D418表);取消“年初存货”、“所有者权益合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应交增值税”、“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11.“分地区软件业务收入(试行)”(D702表)表号改为“D419表”;“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改为“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收入”;“IC设计收入”改为“集成电路设计收入”。
      七、批发零售业统计报表制度
      1.取消“重要商品销售和库存(成品油零售单位填报)(E222表)、重要商品销售和库存(成品油零售单位填报)(E422表)。
      2.“批发和零售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商品销售和库存”(E204—3表),在“10 总计”下增加“02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销售”。
      八、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增加“规模以下工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年报,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法人单位和个体工业生产单位。
      九、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1.“环境基本情况”(K380表),增加“F064林业民生工程”,调整指标代码;H01、H02、H03指标不再免报。
      2.“各地区污染物集中处置情况”(K381-4表),“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危险废物处置量”增加其中项“填埋”和“焚烧”。
      3.“国控主要城市环境保护情况”(K381-7表)更名为“环保重点城市环境保护情况”。
      4.“各地区林业投资情况”(K389-3表),增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林业民生工程”。
      5.“各地区林业灾害情况”(K389-4表),增加“损失林木蓄积量”。
      6.修改“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指标解释。
      十、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试行)
      为反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改进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统计基础,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根据《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的意见》(发改气候〔2013〕937号)要求,国家新建《应对气候变化部门统计报表制度》(试行),搜集用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需要的部门数据。
      十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
      1.“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H101-1表),“自开始建设至本年底累计完成投资”改为“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取消“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目录及代码”的部分条目。
      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H201表),取消“09电子邮箱”、“36城乡分组”、“134本年房屋竣工价值”和“135其中:住宅”。
      3.“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情况”(H401表),取消 “134本年房屋竣工价值”和“135其中:住宅”。
      4.“新入库项目申请表”(H202表),取消“10申请入库时间”。
      十二、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报表制度
      取消。
      十三、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1.“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和I202-2表),取消“71其中:单位负责人”。
      2.“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301表和I401表),按照不同的汇总范围分别设置报表。
      十四、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
      1.增加“2013年村、居委会(社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2.“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表”(R101表),增加“住宅类型”、“住房来源”、“承包土地情况”、“一年内工作状况”、“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情况”、“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情况”、“参加工伤保险情况”、“与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居住状况”;调整“户口登记地及居住时间”、“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选项;“一年前常住地”改为“一年前常住地及类型”,调整选项。
      十五、劳动力调查制度
      取消“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失业登记情况”表。
      十六、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
      取消“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失业登记情况”表。
      十七、社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部门统计报表制度情况,对制度进行较大调整和修订,详见制度。
      十八、妇女儿童状况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按照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及实施方案要求调整部分指标,详见制度。
      十九、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
      1.修改制度“总说明”相关内容,明确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相应修改部分报表的统计范围,详见制度。
      2.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主要指标初步情况”(L311表),由科学技术、教育、信息产业部门报送。
      3.增加“专利主要指标初步情况”(L312表)、“国内外三种专利情况”(L321-1表)、“国内三种专利情况”(L321-2表)、“国外三种专利情况”(L321-3表)、“国际专利分类情况”(L321-4表),由知识产权局报送。
      二十、企业(单位)科技活动统计报表制度
      “重点企业研发及相关情况年快报”(L707-1表)更名为“重点企业研发及相关情况”(L111表),“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改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
      二十一、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试行)
      1.更名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试行)》。
      2.对制度进行重大修订,利用经济普查和一套表联网直报基础数据,调整数据收集渠道和加工汇总方式,完善表式设计,详见制度。
      二十二、文化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该制度是我省制定的,因国家试行《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为了避免统计任务重复交叉,因此取消。
      二十三、城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取消“三、工业”中“(一)工业企业数”和“(二)工业总产值(当年价)”下“其中:私营独资企业”、“私营股份有限公司”;取消“六、固定资产投资”中“(一)固定资产投资”下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二十四、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
      将“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和“农村社区基本情况调查制度”整合。规范、统一报表制度中部分指标及指标解释。
      1.“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G301-2表),根据各专业和有关部门统计报表制度的修订内容调整表内指标。(见附表8)
      2.“乡、建制镇基本情况”(G101表)更名为“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报告期别改为“年报”,统计范围改为“全国所有的乡、镇,以及县、县级市、旗所辖的街道办事处”,报送单位改为“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调整表内部分指标。
      3.“村基本情况”(G102表)更名为“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报告期别改为“五年报”,报送单位改为“村委会”,报送时间调整为年后3月31日前,2013年年报免报,调整表内部分指标。
      4.取消“县级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补充资料”(G301-3表)。
      5.取消“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单位能源消费情况调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