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建近千万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
近日,由市农委牵头组织编制的《哈尔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正式发布实施。根据《规划》,哈尔滨市将着力推动农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打通农业从资源强到产业强的关键通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至1.8万元
《规划》提出,到2020年,哈尔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00万亩以上,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20亿斤以上,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9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50万亩,总产量达600万吨以上;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50万吨以上;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从2015年的13375元增长至18000元,年均增长6.1%。化肥、农药的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打造6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实施九大任务24项重点工程
《规划》明确了今后5年哈尔滨“三农”工作重点开展的九大任务和配套实施的24项重点工程。其中九大任务为:提升物质装备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结构调整,构建三产融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农业科研创新,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打造黑土地绿色知名品牌;深化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施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业劳动者综合素质;实施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
为确保这九大任务顺利完成,《规划》确定了与之配套实施的千万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水利建设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等24项重点工程。
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规划》提出,将加大涉农科研机构整合力度,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探索政府购买社会化组织开展的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和实践。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服务模式,为涉农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
《规划》还提出,整合利用全市现有农业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资源,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领域等环节的有效对接。推进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在粮食生产及农产品储运和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农业大数据应用,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和农业气象服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等监测预警。加大智能农业物联网服务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力度。
来源: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