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备春耕紧紧锛住绿色有机不放松

06.03.2017  19:02

  本网讯(陈树槐)备春耕生产如何做到优质高效,为丰产增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庆安紧紧锛住绿色有机食品产业链,在“五个突破”上做足做活文章,为备春耕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庆安县是全国第一个绿色食品之乡,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达到205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也有了快速发展,达到5万亩。有32个品种取得绿色食品认证,5个品种取得有机食品认证。特别是去年以来,他们的绿色有机食品连续取得殊荣。“庆安大米”被评为全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由33亿元提升到69亿元;鑫利达和东禾被评为中国大米区域品牌核心企业;“庆禾香”牌大米获“中国十大好吃米饭”。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动力,也是鞭策,更使县领导深刻认识到,打造绿色有机食品是创造优质高效农业的唯一途径,必须紧紧抓住不放。为此他们决定今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再增加20万亩,有机食品种植面积再增加5万亩,并为此制定了五个突破措施。

  在抢前抓早上突破。抢前抓早能出积温,也能出优质。因此从备春耕生产一开始,县政府连续召开会议,推广典型经验,要求农户结合地理位置、所种植品种,抢前抓早搞好备耕生产,还派出干部深入一线做好跟踪指导。早在正月十五前,民乐镇有机蔬菜示范园种植的香瓜秧苗已破土发芽,这种早栽培可以让香瓜提前成熟25天左右,每斤销售价格可比往年提高2元以上,仅此一项一栋大棚可多增加5万元的利润。他们抓住这一典型及时推行,全县各种作物的种植已经掀起抢前抓早的热潮。全县25个水稻智能催芽基地已经陆续开始泡种催芽,不少地方的大棚也开始顶凌冒雪覆棚,为提高地温作好了先期准备。

  在使用有机肥料上突破。要生产出绿色有机农产品,必须从施肥抓起,确保土地有足够的有机肥投入。为此采取三条措施:一是所有地块一律测土施肥,做到精量投入肥料,把化肥使用量减到最低额度;二是农业部门和肥料制作单位联合,制作复合积碳有机肥。这种肥料富含寒地黑土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能使作物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原生态、绿色、无污染;三是广使农家肥,他们把全县32个养猪大户、26个养牛基地、148户养殖家禽大户,所产的农家肥交给农家肥经纪人,制作成优良农家肥,再出售给种植农户,不仅确保了有机农肥的充分使用,而且有机种植面积有了可靠保证。据统计,今年投入农田的农家肥可达1万吨。

  在先进种植技术上突破。去年庆安县大面积探索成功水稻旱干垄作、侧深插秧施肥、无人机喷洒作业、稻鸭共育等先进技术,玉米大豆实施原垄卡种、宽行密植、双膜覆盖等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对于提高产品优质高效产生了重要作用。今年他们加大了推广力度,采取举办培训班,能人入户指导、配选科技套餐、培养家庭明白人等项措施,努力使先进技术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同时他们还利用挂图、视频、微信等手段,做好示范引带,努力做好先进技术的普及推广工作。

  在扩展示范园区上突破。去年庆安科技园区和农业示范基地在提质增效上发挥了重要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今年他们将建设市级绿色科技示范园35个,建设省级“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22个,并且采取优惠政策、提供贴息贷款等办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充分发挥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的作用,他们将选用技术干部进园区、邀请技术专家到园区、科技能人驻园区、科技大户包园区的办法,切实提高科技园区和示范基地的种植水平。并定期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交流会,及时推广那里的先进经验,使先进的种植技术得以全面推广。 在种植成果追溯系统上突破。优质高效的产品既要种得好,又要卖得好,必须先得到客户和经销商的认可。为此他们把建立严密的全程监督体系、产品实行质量追溯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突破措施抓好。去年他们在12个科技园区都建立起光纤网络监控系统,从育苗、插秧、施肥到管理收割、加工、储存全过程都能尽收眼底,实现了让客户明明白白消费。今年他们将在35个科技园区、22个示范基地、有机食品种植区,安装监控设备,并通过互联网,进入全省联网监控平台。并且对加工企业的每个产品都建立投入品档案,产品真伪可查,质量可追溯,客户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便能看到实时监控系统录制的图像。(段金林 庄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