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应如期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作为独立章节出现在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诸多表述令人耳目一新。可以预期,五年后中国将进一步筑牢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入世过渡期将于今年12月结束。届时,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应该得到承认。
然而美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此问题上表现出了很多不确定性。欧盟表示,将于今年下半年决定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美国政府更意图设置障碍,警告欧盟一旦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无异于“单方面解除”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防御。
中国入世以来一直致力于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早已具备市场经济地位条件,欧美等国尤其应摒弃偏见,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即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中,可以不采纳产品的中国国内价格,因为在欧美等国眼里中国还不是市场经济,价格形成机制受到扭曲,不能采信。
由于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在出口对象国实施的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不以中国的实际成本数据为依据,而是援引“替代国”的数据,从而导致不合理的高额反倾销税。
该条款在反倾销方面的适用是15年,即2016年12月11日应该自动失效。
如果欧美到期无视规则,不承认“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在反倾销方面的到期,或在其国内立法中不修改其法律,中国政府完全可以向世贸组织提起争端解决诉讼。
中国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一些发达国家如加拿大,甚至已经修订反倾销法,取消了原有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限期。
目前,已有包括俄罗斯、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在内的80多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希望由欧盟首先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进而获得世界贸易组织所有162个成员国的承认。
近年来,中国政府始终强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再一次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正在审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着力清除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平等交换。
当年认为中国“价格形成机制受到扭曲,不能采信”的借口也愈发站不住脚。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减少政府对价格的干预已成为中国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路径,中国将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就连美国一些亲保守力量的智库也研究认为,中国国有经济占整个工业产出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接近80%下降到2011年的26%,国家对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20%多下降到2012年的11%,出口产业中的国有成分从1995年的接近70%下降到2014年的11%。与此同时,私营成分在这些领域所占的比重直线上升,很多占比已经过半。
鉴于市场和私营力量在当今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欧美等国应如期考虑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否则,要么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视而不见,要么是还想继续在贸易领域利用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捞取一些好处”。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