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再次走进道里建议社区 一遍遍教老人学会发短信了

11.05.2015  13:21

  9日,晨报海臣慈善义工团的义工和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位志愿者走进哈市道里区建议社区,不仅教20名老人学拼音发短信,还为老人带来了精彩的节目。义工吴原峰为老人们准备了礼物。老人刘秀凤说:“母亲节提前过了,心情特别好。学拼音发短信、看节目、还收到了礼物。”

  “不会发短信,真急死我了”

  “我就会打电话和接电话……认识拼音,可是不会发短信,真急死我了。”侯秀芬阿姨对志愿者任思蒙说。任思蒙一边拿着手机一边教她发短信。“阿姨你看,字母‘b、p、m、f、d……’26个字母,手机键盘是这么布局的,你要发短信,首先要点击写短信,先拼出来,假如你想发节日快乐,你点jie ri kuai le ,然后在短信的草稿箱里就会显示这4个汉字,再点发送,就发送到对方的手机里,慢慢来试一下。”任思蒙耐心地对侯秀芬阿姨说。

  任思蒙告诉记者,侯阿姨的手机是普通手机,手机的键盘特别小,侯阿姨上了岁数,看键盘很费劲,她就把键盘上的26个字母像手机那样的排列顺序写到纸上,反复对照练习,这样写就快了。

  “孩子,教教阿姨怎么接收短信?岁数大了,脑袋笨。”61岁的戴春荣阿姨说。戴春荣学手机积极性非常高,知道志愿者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早上着急出门忘带了手机,又跑回家取手机。“还好,一路小跑赶上了‘上课’。平时就会接电话,不知道别人给我发短信,更不会查看短信。志愿者一遍又一遍地教,终于学会了发短信。”戴春荣说。

  “我和这么多‘老妈’过母亲节,心情很激动”

  “快把这些康乃馨都插到瓶子里,等老人们都到了再发给他们。”海臣慈善义工团的义工吴原峰说,每位老人两朵,这是送给老人的母亲节礼物。40朵鲜红的康乃馨就像吴原峰的心情一样,“我还是头一次和这么多的‘老妈’在一起过母亲节,心情很激动。”吴原峰说,这40朵康乃馨是从朋友的花棚里现剪的。

  “提前祝各位‘妈妈’母亲节快乐,这是我送给各位妈妈的礼物,希望你们能喜欢。”吴原峰把手里的康乃馨递给每一位“妈妈”。“侯阿姨,我看过晨报的报道,被您9年来一直照顾母亲的孝心深深地感动,这是我送给您的花,祝您母亲节快乐。”吴原峰把康乃馨递到侯秀芬阿姨。

  郝大娘高兴地举起康乃馨问旁边的老伴:“你看,好看吗?我就是喜欢花,更何况这两朵康乃馨的意义还不一样,我就更喜欢了。靠近我,温暖你,母亲节有爱不孤独。”

  “咱们‘PK’一下,看看谁唱歌好听”

  “我们是来自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因为知道阿姨这个年龄段的都比较喜欢邓丽君,今天我就唱一首《小城故事多》,希望阿姨们能喜欢。”志愿者任思蒙在台上唱,下面的阿姨纷纷拿起手里的花,随着节奏晃动着。

  一首歌唱完又来了一首歌,老人们的情绪也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刘秀凤大娘按捺不住也想来试一试,“好多年都不唱了,有些都记不住歌词了,肯定没有你们年轻人唱得好听。”“没事儿,阿姨咱们‘PK’一下,看看谁唱歌好听。”刘秀凤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赢得了所有人的掌声。任思梦还调皮地 “亲”了刘秀凤一口。“今天真开心,不仅学会了发短信,还过了一个难忘的母亲节,谢谢你们。”刘秀凤说。

  “前面的3首歌曲都是抒情歌,我们4名志愿者给阿姨们表演歌曲《小兵张嘎》缓解一下气氛。”志愿者潘莹莹说。歌曲刚响起来,阿姨们就被前奏给逗乐了。“这些孩子可真用心,每一个节目都是精心准备的。”刘秀凤大娘说,希望以后这些孩子能常来建议社区,就是不教使用手机,来陪我们唱唱歌也好。

  建议社区主任柳锐说:“这次活动真的是很有意思,老人不仅学会了拼音,还和志愿者们过了一个难忘的母亲节,我代表老人们谢谢志愿者。”(作者: 董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