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海归人才 地方政府中介靠砸钱吗?
广州日报记者 廖靖文、申卉、王鹤
“没有必要对海归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平等的竞争环境最重要,当年我们回国的时候条件是非常差的。”昨日,在第17届留交会上,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海闻教授如是说。1995年,他与林毅夫、易纲、张维迎等6位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者一起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后来成为我国的国家智库。海闻认为,地方政府吸引人才要做的是优化营商环境和简化创业手续,而非提供资金重奖。
特殊优惠环境会使海归失去竞争力
回忆起20年前从美国回到北大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海闻说当时的条件与现在相比实在太差了,胜在自己是有吃苦的准备的。他认为,没必要对海归提供特殊优惠政策。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给予海归人才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更有一些地方政府为吸引高层次海归人才,提供百万、千万级别的资金扶持或奖励政策。而对于没有留过洋、却有相当技术的国内人才采取截然不同的政策。对此,海闻认为非常不可取。“实际上,平等、公平的竞争环境最重要。支持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中,千万要注意一点,不要人为创造优惠环境。优惠环境会使海归失去部分竞争能力。”
海闻说,各个城市更多的应是提供一个平台,好的营商、创业氛围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其余的让海归自由发展。“我尤其反对给企业提供资金。像一些在研究所里做基础科研,不能马上转化到市场的,地方政府可以给予支持;但不能因为海归就给予特殊条件,不是海归就不给特殊条件。”
他认为,海归也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关键是要接地气,回国创业要有理想和拼搏精神,更要有克服困难的准备,否则再好的政策也没用。
而地方政府也不能只关心科技。当前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中,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很重要。健康、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占的GDP非常高,光是注重高科技是不行的,服务业不完全是技术性的。
政府应该将精力放在基础科研阶段
在国内,人才的吸引往往依靠着地方政府的资金吸引。对于这一点,来自以色列的西路莫-诺伊(Shlomo Noy)教授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仅仅依靠政府的一次性补贴,对于人才的引进作用是极为有限的。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他以自己所在的生物医药行业为例,在这个系统中,包括大型医院、研究机构、企业、产业、高技术人才、资金和相对完善的专利保护法律。只有体系构建完善,才能够为创新人才和技术保驾护航,提供专业的指导。
而政府在其中应当担任何种角色?在西路莫-诺伊眼中,政府应该将精力放在基础科研阶段。科技的发展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这就需要政府在其中负起责任。至于发展到研究后期,如果某项技术能够投产,自然会吸引大量风投机构进入。到这个阶段,则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决定。
广州投11亿设立区级政府投资基金
广州日报讯(记者周慧)昨日下午,广州区级政府投资基金签约授牌仪式暨基金发展与科技创新论坛活动在第17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期间举行。会上,广州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广州金控)与各区政府签署了组建投资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委常委、副市长欧阳卫民为各区政府投资基金进行了授牌。
为推进各区产业转型升级,市政府决定在各区设立投资基金。各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主要负责本区引导基金、产业直投资金、PPP基金的管理运作,是各区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据介绍,为支持各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做大做强,市政府安排11亿元资金通过广州金控注资在各区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专家看好广州成创新创业沃土
与会专家、投资人普遍认为广州是一个市场导向的城市,为创业者、企业家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生活便利环境。斯坦福大学毕业,在美国待了16年的美中硅谷协会会长王旸选择广州大学作为回国创业的首选地。他的团队在大学城打造的超谷科技园将打造世界级创新的高地,打造华南创新的标高。
王旸说,硅谷成功原因之一是背靠斯坦福大学,有很好的大学资源。硅谷是一个生态系统,通过人才、资本、信息在创业公司、大学和大集团之间流动再配置,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广州大学城集聚了12个大学和20万学生,和硅谷的地理条件很像,广州大学城能为广州创新创业提供血液。王旸认为,大学城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在产学研结合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广州的工业基础非常夯实,让创新创业有应用的沃土。“如果大学城像孤岛一样,没有工业基础作背景,也难以做好创新创业。”(据广州日报)
编辑: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