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 万峰磅礴主峰秀 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综述

26.05.2018  15:45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马晶、谭立英教授团队负责的国际首次高轨卫星星地双向高速激光通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高速信息传输这一航天技术尖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率先在全球研发成功的H5N1与H7N9二价疫苗被誉为禽流感“最强杀手”。依托哈兽研强大的研发实力,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近50种动物疫苗产品覆盖全国,并成功打入越南、印度尼西亚、埃及等国外市场,近两年公司年均产值达5亿元。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组建的“国家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研发了9项关键技术、5大类新产品,引领我国铁路货车行业技术进步,企业2017年销售收入实现61.49亿元。

  ……

  两年来,龙江人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取得了一系列耀眼成果。

  回首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的谆谆教导音犹在耳:万峰磅礴,必有主峰。转方式调结构,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最终要靠创新引领。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

  一峰突起,群峦竞上。黑龙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将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潜能”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全力打造牵动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澎湃引擎。

  加强顶层设计用创新“金钥匙”打开“振兴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两年间,黑龙江牢牢把握创新这一振兴发展的基点,着力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

  2017年4月29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创新引领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创新创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创新平台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争创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018年1月10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产业项目建设、创新驱动、新增长领域培育有机结合,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

  龙江要振兴,创新要发力。两年来,我省主动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梳理我省有较强创新供给能力的领域,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需求,编制出台了《黑龙江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黑龙江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黑龙江省石墨烯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黑龙江省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黑龙江省推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7~2020年)》《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既有顶层设计又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的规划、专项计划,着力培育创新团队,壮大优势企业,构建创新产业链,打造龙江经济发展新引擎。为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我省集聚合力推动“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引导科研人员创办企业、培育孵化科技企业、帮助企业融资上市,一批批具有创新发展潜力的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

  据统计数据监测显示,两年来,全省新注册成立科技企业8324家,有44家科技企业上市或挂牌。在政府引导支持下,仅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两所高校就成立了机器人、激光通信、大数据、小卫星、智能成形和哈船动力、哈船导航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吸引汇聚全球千余名高端人才。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79家,新增在孵科技企业2834家。腾讯、创业公社、中航爱创客等国内知名创业服务运营机构相继落户龙江。累计组织科技投融资对接活动126次,促成264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融资30多亿元。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累计实现282.7亿元。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让科技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科技创新,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我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把创新贯穿转方式、调结构的每一个链条、每一个环节。

  省科技厅以项目牵动,培育增长新动能。支持我省骨干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或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去年争取到“激光通信终端轻量化小型化技术”等120项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经费达5.32亿元。近两年围绕我省轻量化制造、3D打印、卫星应用及现代农业、绿色食品、冰雪产业、激光通讯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发展关键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了“高导电石墨烯粉体制备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铝合金轻量化制造”等30个省级研发重大项目。全省有26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省科技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吸引国内资本合作设立26只子基金、总规模49亿元,累计向220家科技型企业投放20.9亿元,促进科技成果在龙江落地开花。

  上天、入地、下海,黑龙江的创新创造不仅有“高大上”的国之重器,也有促进产业发展的“绩优股”,还有“接地气”的生活“神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由航空工业哈飞、哈广联航空和哈工大人研发的关键技术和新型材料等,助力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翱翔蓝天。

  2018年4月,由哈工大负责设计研制的欧比特公司“珠海一号”02组5颗卫星成功发射。由此,哈工大成为国内唯一一所研发小卫星八战八捷的高校。这5颗卫星,将为全球农林牧渔、水土资源、环境保护、智慧城市等行业提供卫星大数据服务。

  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从美国硅谷引进的张伟东、刘波团队创办的哈尔滨星忆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开发了三态存储、免刷新技术新型存储器产品,目前市场估值近20亿元。

  我省优质科技成果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据统计,2017年度获得省级科技奖励的273个项目,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50.53亿元,间接经济效益406.58亿元。2017年我省高新技术企业增至929家,同比上一年增长20.96%。201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204亿元,占GDP比重达13.2%。

  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凝聚各路英才推动振兴发展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指明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着力点。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省着力优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环境,两年来,出台了《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意见》《黑龙江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黑龙江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重大科技政策文件,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营造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创造公平竞争的人才发展环境。2017年,哈兽研陈化兰研究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工大邓宗全教授和谭久彬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科技平台。我省积极推动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3个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累计集聚中国科学院产业育成中心等200个国内外创新机构。加强与国内重点科研机构和先进地区科技合作,去年省政府与中科院签署新一轮省院科技合作协议,目前全省已组建83家院士工作站和科学家工作室,吸引了74位院士专家开展合作项目154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研发及服务平台总数达567家。

  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精准服务。组建省科技服务业联盟,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科技咨询7个科技服务业态。依托省科技大厦建设的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吸引了101家技术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入驻。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累计加盟科技服务机构828家、大型仪器4805台(套)、检测项目3.63万项,提供服务6.47万次。

  让有为者有位、有利益、多受益。去年全省有861位优秀科技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经费支持4.17亿元。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遴选出20名优秀科技人员给予重点支持;省自然科学基金新支持471位科技人员开展产业基础研究。启动实施“龙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计划,2017年度评选出58位优秀科技人才。在省科学院、农科院、黑大、东北农大4家单位开展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试点工作,极大地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的热情。依托哈工大组建省工研院,把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收益的70%~80%奖励给科研人员,吸纳博士学历高科技人才201人,累计孵化成立科技企业122家。

  一项项极富诚意的人才制度的建立,一项项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的落实,释放出强大的人才红利。各路英才俊杰在黑龙江大展其长,越来越多的“千里马”在黑土地竞相奔腾,强大的智力资源必将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增添澎湃动力。(作者:彭溢)

(责任编辑: 所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