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松江往事》冰城开机 真实再现老哈尔滨风貌

09.07.2016  18:15

  7日,根据哈尔滨著名作家唐飚的长篇历史小说《桃花巷》创作改编的院线电影《松江往事》在哈尔滨开机,该片将真实再现哈尔滨民族经济与殖民经济殊死博弈的百年历史,勾勒出一幅哈尔滨的市井民俗风情画卷,以及东北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和爱国情怀。

  据介绍,小说《桃花巷》以20世纪初哈尔滨光怪陆离、风云变幻的历史为背景,以生活在哈尔滨老街的三大家族为民族工商业的生存与外来势力抗争为主线,通过中、俄、日三国,王、田、傅三家两代人的爱恨情仇的尘封往事,真实再现了哈尔滨民族经济与殖民经济的殊死博弈。

  此次拍摄的影片《松江往事》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联合拍摄,并由著名作家唐飚编剧,田华等表演艺术家和多名优秀青年演员出演,该片的拍摄将再现哈尔滨老道外的市井民俗风情,是对哈尔滨百年历史的又一次历史性概述,提高哈尔滨的文化厚度和城市地位。

  作为小说《桃花巷》的作者、电影《松江往事》的编剧,唐飚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这部影片宣传哈尔滨的地域文化,用这部影视剧来呈现百年哈尔滨的历史风貌。“小说中充满了正能量,影片也是如此,这是一部集商战、情战、谍战混搭为一体的电影,适合各类人群观看。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让更多人了解哈尔滨、宣传哈尔滨,宣传地域文化。”唐飚认为,这部影片宣传了我们过去工商业的骄子,讲述了生活在哈尔滨老街的三大家族,他们都是我们哈尔滨刚刚兴起时工商业的代表,他们为了我们民族企业的发展,为了坚守这片土地,与外来经济之间既有碰撞又有融合,共同促进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早期哈尔滨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对于小说和电影的不同,唐飚也表示,影片中85%的故事都是由小说改编的,文学作品给了影视剧不动声色的内敛的力量。小说不像影视剧那么张扬,影视剧用镜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演绎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而小说要依靠语言去描述。所以,从小说改编成影视剧,也是另一种体裁的体现,两种文学样式,但主题和思想都是一样的,满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