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润佳木斯”文明再升级

04.01.2016  07:32

  李莹 黑龙江日报记者 刘亿服

  最近,佳木斯市的哥解小军养成一个新习惯,就是在出租车里常备一个垃圾桶。小小垃圾桶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行为,也为乘客提供了方便。

  说起车用垃圾桶,解小军还有些不好意思:“去年5月底,全市开展治理车外抛物专项整治行动,我当时也没太当回事。有一次乘客是对母子,我和平常一样,把喝完的饮料瓶随手扔出窗外,孩子马上说,叔叔您这样做不对,老师给我们开了‘拒绝车外抛物、文明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还给我们看了宣传片,您这样做很危险。孩子的话让我很尴尬,也很受教育。”

  从那天开始,解小军密切关注并主动融入到全市治理车外抛物不文明行为的专项行动中。交管部门把杜绝车外抛物纳入各驾校新学员法规培训内容;在公交车内和街路主要位置设置废弃物回收盒或废物收纳袋,还在明显位置制作张贴宣传标识;城管部门利用检查车沿街宣传,及时纠正车外抛物行为……

  解小军说:“人民城市人民管。我不但要管住自己,还要带动身边的哥并影响每一位乘客。”现在,只要有乘客坐上他的车,他都要加上一句:“如果有需要,我车里备有垃圾桶。”

  5个多月的专项整治、16个责任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210余次的宣传劝导活动、300个车用垃圾桶和1万个废物收纳袋的发放、6800余次车外抛物行为的纠正,使“车外抛物”现象得到有效治理的同时,也收获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素质的提升。

  润物细无声。解小军行为习惯的转变过程,印证了这个市去年初启动的“德润佳木斯”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体现了引导人们增强道德荣誉感,从自身做起、从小处做起、从点滴做起,积小品成大德,聚小爱为大爱的活动初衷。

  佳木斯市从年初开始,广泛开展全民读书学习、道德风尚引导、文明礼仪培育、诚信社会创建、俭以养德节约、志愿服务提升、德孝文化传承7大行动,大力弘扬尚德善学、崇德向善、遵德守礼、诚实守信、互助奉献、戒奢克俭、孝老爱亲7种风气。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时下,佳木斯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干部,在校学生和部队官兵,“学国学、用国学”、“文明餐桌”、“文明祭祀”、“做文明有礼佳木斯人”已蔚然成风。全市网上注册志愿者已达16.8万余人,成立区域志愿服务大队、专项志愿服务支队、志愿服务工作站近1400个,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100余次。通过培育市民文明礼仪、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开展公益广告宣传等方式,在广大市民中开展文明习惯养成活动,引导人们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在全市形成“讲孝道、传美德,倡关爱、乐奉献”的良好社会风尚。

  佳木斯市委书记王爱文说,“德润佳木斯”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载体,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佳木斯落地生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