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患者必读!《琅琊榜》大结局 权谋术解读

16.10.2015  10:58

  《琅琊榜》充满权谋之道

  《琅琊榜》昨晚大结局了,想必很多人不舍。不管起初大家是冲着胡歌、CP组合还是古装巨制去看,最后都被剧情吸引了。虽是历史架空剧,但在故事情节和逻辑性方面却丝毫不输正剧,情节多变,逻辑严谨。

  百科中显示《琅琊榜》的定位类型为“权谋、朝堂、复仇、励志、古装”,还有网友评论“此剧烧脑”,如今剧中故事将要结束,苏哥哥和靖王是如何一步步夺得天下的?大家看懂了吗?今天哔宝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剧中的权谋之道。

  《琅琊榜》开篇就充满权谋之战涵义

   梁帝管理朝局善用制衡之术

  《琅琊榜》开篇便介绍了此剧的背景,在架空朝代梁国,梁帝年岁已高,一个太子和一个七珠誉王,两人觊觎帝位,向来不和。江湖传言:“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为夺得天下,两人均想拉拢梅长苏。

  《琅琊榜》充满权谋之道

  帝王妻妾成群,儿孙也多,而王位只有一个,到底传给谁,不同帝王各有标准,但最要紧的,一是要传给自己最喜欢的、自己认为最可靠的人,二是要传给有能力保住这位子的人。为此,帝王们为这传位问题同样需要运筹算计。

  梁王

  梁王虽然老了,可是却不糊涂,时刻不忘“制衡”之术。古代帝王,控制其下臣,所用的被称作帝王心术,也就是制衡之术,因为皇帝不想看到任何一方独大。

  誉王

  当太子被废,为了制约独大的誉王,靖王又随之被提拔上位,连誉王都感慨“原来对我最大的恩宠竟只是把我当成棋子,从制衡太子到掣肘靖王…”

   梅长苏麒麟之才所用何处?

  《琅琊榜》剧照

   1 抛砖引玉

  梅长苏身负赤焰逆案,为平多年冤案,已做好准备,梅长苏之所以能重返金陵便是用了抛砖引玉之策。

  《琅琊榜》剧照

  先扶持弱势的北燕六皇子上位,京城的太子誉王得知,必然想将此人收为己用,又故意让琅琊阁放话:“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得之可得天下”。于是,梅长苏顺理成章做出一副被声名所累,太子誉王逼迫而不得不入市的姿态。

   2.反客为主

  《琅琊榜》剧照

  梅长苏刚到京城,还只是号称来京城养病的一介布衣苏哲,除了几个好友之外,谁也不认识他。怎么打响名号呢?靠的是三稚子大战百里奇。

  霓凰郡主与梅长苏

  梅长苏的青梅竹马霓凰郡主比武招亲,而北燕百里奇却成为了黑马,谁也打不过他。梁帝担心执掌云南王府,手下十万铁骑郡主嫁到北燕,令北燕如虎添翼,煞费苦心。

  梅长苏称百里奇虽身手不凡,但用的是蛮力,只需要几个小孩子经过调试便可击倒百里奇,两方决定五日后应战。对战后,三稚子使用独特阵法,也确实大败了百里奇。百里奇败在三稚子之手,无颜挑战霓凰。

  梅长苏利用此战证明了麒麟之名不需,赢得瞩目,还被封为客卿,成为朝堂多方争相招揽的对象。

   3.韬光养晦

  苏哥哥却早已“心有所属”

  在太子和誉王为争夺梅长苏明争暗斗时,苏哥哥却早已“心有所属”,一句“我想选你,靖王殿下”也被认为是全剧最苏的台词之一。

  王凯与胡歌

  而在梅长苏在选择辅佐靖王后,仍然假意对誉王示好,并屡次交代靖王“不可冒进”。张居正在《权谋残卷》避祸卷中提到“廓然怀天下之志,而宜韬之晦。牙坚而先失,舌柔而后存。柔克刚,而弱胜强”,用大众都知道的词是“韬光养晦”。

  剧情逐步进入权谋的紧张阶段

   4.步步为营:户部尚书→太子→誉王

  虽然韬光养晦,也不能真的闲着。麒麟才子择主之后,开始步步为营为靖王夺嫡出谋划策,全剧也进入了权谋的紧张阶段。太子和誉王在三省六部均有各自的亲信,而靖王却无半点人脉,想要上位,只有把太子誉王的爪牙折断。

   太子亲信:谢玉(宁国侯)、楼之敬(户部尚书)、陈元直(礼部尚书)

   誉王亲信:柏业(庆国公)、何敬中(吏部尚书)、齐敏(刑部尚书)

  梅长苏发现死人骸骨

   第一步:

  梅长苏“随意”买了个园子,带着好友萧景睿(谢玉之子)、言豫津(国舅言侯之子)一起欣赏,却在园中枯井下发现死人骸骨。接报赶去的京兆衙门在井下挖出近十具女性尸骨,这桩“枯井藏尸”案震动了京城。

  因为兰园藏尸案,牵扯出户部尚书楼之敬,作风不太好,随意狎妓还失手弄死了。朝廷二品大员招妓致死,影响实在恶劣,这尚书自然当不了了。

  太子开私炮坊,谋求暴利。

   第二步:

  楼之敬既然没了,就不能白白的没了。旧尚书下台后,新任尚书沈追追查旧账目,发现漕运竟携带黑火,火药被运往了私炮坊。因为太子结交笼络大臣,需要大笔资金,就和楼之敬合开私炮坊,谋求暴利。

  誉王得知此事后,为了最大限度利用此事打击太子,派人引爆了火药库,炸毁了整整一条街,死伤数百人,民怨沸腾,太子被迁居圭甲宫自省。

  梁帝

  第三步:

  在后面的剧情中,刑部尚书蔡荃与户部尚书沈追向梁帝告知私炮房案件另有隐情,爆炸并非意外,而是人为,并与大理寺卿、誉王内弟朱越有关,暗示与誉王有关。

  誉王

  虽然梁帝强令蔡荃沈追结案,说“处理到朱越足以平定民心,没有必要再深追”,但心里明白此事必然跟誉王有关,誉王被贬为双珠亲王,跟储君之位也拜拜了。

   5.三用离间计

  梅长苏便是用了离间计

   (1)谢卓两家反目

  熟悉剧情的童鞋都知道,梅长苏扳倒太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宁国侯谢玉的倒台,谢玉是何人?一品军侯,长公主的驸马,还有皇上御赐的护国柱石,扳倒他肯定不简单。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亲而离之。”梅长苏便是用了离间计,卓鼎风作为突破口,扳倒了谢玉。

  谢玉与卓鼎风有一个两姓之子“萧景睿”,当年谢玉雇凶杀长公主和南楚王子的私生子时,误杀了卓鼎风的儿子。剩下的一个孩子景睿,成了两家儿子,因此两家亲如一家,身在朝堂的谢玉不方面出面的事都有江湖人卓鼎风解决,因此卓手中握有不少谢的把柄。

  谢卓两家反目

  而梅长苏在萧景睿的生日宴上,揭开了所有真相,往谢卓两家插入一个大钉子,谢卓两家反目,卓鼎风自然揭露了谢玉的罪行。

  既然离间计这么好用,只用一次岂不是可惜了。在《琅琊榜》中梅长苏三用离间计,第一次用在谢玉卓鼎风之间,第二次在谢玉与悬镜司首尊夏江之间,第三次用在夏江与其徒儿夏冬之间。

  谢玉夏江猜忌

   (2)谢玉夏江猜忌

  谢玉刚被关进大牢,悬镜司首尊夏江就快马加鞭回京了。夏江回来干嘛?自然是保谢玉的。夏江有把柄落在谢玉手中(如谢玉曾替他杀害教书先生李重心),担心他说出不利于自己的话,承诺保谢玉之命。

  梅长苏在监牢说服谢玉的剧情颇为精彩。梅长苏告诉谢玉,以夏江为人,只会相信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所以,谢玉一走出天牢,就是他的死期。虽然谢玉知道梅长苏说得有道理,但他依然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选择相信夏江。而梅长苏告诉他:你最后一条活路已经被我掐断了。因为誉王已经找夏江询问“李重心”之事。令谢玉相信,夏江已经怀疑自己出卖了他,谢玉知道自己无路可走,夏江不可能再让自己活命,只能向梅长苏低头。

  《琅琊榜》剧照

   (3)夏冬反叛夏江

  夏江与其徒儿夏冬的离间从梅长苏在监牢与谢玉对话便开始了,在谢玉监牢隔壁的暗室里,夏冬清清楚楚听着两人的对话,得知十三年前,能够模仿别人笔迹的李重心替夏江伪造了聂锋的求救信,信中写到赤焰军主帅林燮谋逆。后谢玉带军前去,杀了毫不知情的前锋大将聂锋,只带回半边残尸。当时,夏江怕被徒儿夏冬知晓,暗示谢玉杀掉李重心全家。

  《琅琊榜》剧照

  聂锋不只是赤焰军前锋大将,更是夏冬的夫君。夏冬怀念了十三年的丈夫竟然是被最尊敬的师傅所害,哪还有什么师徒之情了。

  《琅琊榜》剧照

  后赤焰军副将卫峥被抓,夏江为引靖王救出卫峥,不惜用夏冬作饵在天牢暗埋火药。夏冬在绝望的情况下倒向梅长苏,帮助救回卫峥,并暗示梁帝夏江构陷皇子,直接导致了悬镜司被查封。

   配角也精彩:步步惊心计谋铺路

  宫羽

   1. 美人计

  虽然《琅琊榜》已男人戏为主,但有两个女子不得不提,秦般若与宫羽。秦般若的红袖招与宫羽的妙音坊之所以能在夺嫡中起到重要作用,均是因为这两处都是消息集散之地,情报收集机构。

  《权谋残卷》美色卷中也提到“孰谓妇人柔弱?一颦一笑,犹胜百万甲兵。”

  烟花之地达官贵人齐聚,比如宫羽姑娘的朋友可是纪王(皇上的弟弟)、言豫津(国舅公子)之流。除了权贵喝大了之后说出什么胡话,姑娘还被送进显贵家中做妾做丫头,成为眼线,搜集情报。

  秦般若

  比如红袖招在梅长苏手下童路身边安插隽娘,隽娘诱惑童路,童路为隽娘背叛江左盟,说出妙音坊等机密。

  誉王失势的一点便是红袖招被重创,秦般若安插在权贵身边的眼线被拔除,这样一来,秦般若就像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不足为惧了。

   2.假痴不癫

  《琅琊榜》剧照

  假痴不癫出自《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

  剧中的配角除了美人之外,还有两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皇上最小的弟弟纪王,和当朝皇后之兄,国舅爷言阙。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善于示弱保护自己。

  《琅琊榜》剧照

  纪王是梁帝在世的最小的弟弟,誉王评价:“纪王叔虽然不理朝事,只爱风花雪月,偎红倚翠,但他的性情却极是耿直”不好对付。纪王爷虽然说是一个酱油,但绝对是一瓶有着重要作用的酱油,每到关键时刻就会出现。何文新杀人案,一不小心成了重要的证人。救卫铮,又一不小心成了梅长苏计划中逆转乾坤的一颗棋子,景琰立太子,还是一个不小心,成了梁帝情感天秤上偏向景琰的最后的一根稻草。当年更是保全了被冤死的皇长子祁王的儿子庭生。

  靖王

  言侯爷更是了不起的人物,用梅长苏的话说“当年大渝北燕北周三国联盟,意图共犯大梁,裂土而分。其时兵力悬殊,敌五我一,绵绵军营,直压入我国境之内。这名使臣年方二十,手执王杖栉节,只带了一百随从,绢衣素冠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大渝皇帝感其勇气,令人接入王庭。他在宫阶之上辩战大渝群臣,舌利如刀。这种利益联盟本就松散不稳,被他一番活动,渐成分崩离析之态。我王师将士乘机反攻,方才一解危局。”

  如蔺相如般辩可压众臣的人物,却勒马封侯之后,十几年每天拈香拜佛,求仙访道。看似远离朝堂,事实上却为了在十二年之后的祭天大典上,引燃以法师演练为名埋在祭炉中的火药,引爆祭台,炸死梁帝。后被梅长苏劝阻,后帮助靖王登上皇位。

   琅琊榜》中,靖王有一段经典台词:“平衡官场收服各方,我不仅现在不会学,以后也不会学。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若人人都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这绝非是官场应有的风气。”正是这段话,把哔宝迷得不要不要的。如果人人都像靖王殿下这样怀有一个赤子之心,哪里还需要权谋呢?怪不得妹子们哭喊着# 我们都是靖王妃#

编辑:刘竹馨